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侑的意思、三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侑的解释

(1).三劝食。古代贵族大食或祭祀之礼。《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鐘鼓。”《史记·礼书》:“三侑之弗食也。” 司马贞 索隐:“礼,祭必立侑以劝尸食,至三饭而后止。每饭有侑一人,故有三侑。既是劝尸,故不相食。”

(2).同“ 三宥 ”。《管子·法法》:“文有三侑,武毋一赦。” 尹知章 注:“侑,宽也。” 石一参 今诠:“侑,通‘宥’。此言用法之严,武事尤重于文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侑”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礼仪场景:劝食制度

指古代贵族在大食(盛大宴饮)或祭祀时,三次劝食的礼仪。例如《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钟鼓”,说明周王在重要宴席中,通过三次劝食仪式配合礼乐。司马贞《史记索隐》进一步解释:“每饭有侑一人,故有三侑”,即每进一次餐需专人劝食,共三次。

二、法律场景:宽宥政策

通假为“三宥”,表示宽恕、赦免的法律制度。《管子·法法》提到“文有三侑,武毋一赦”,尹知章注解“侑”为“宽也”,指文治需多次宽宥,而武治不可轻易赦免。

词义溯源

建议需要更详细文献考证时,可参考《周礼》《管子》等原典或汉典网的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侑:词义和拆分部首笔画

三侑(sān yōu)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由“三”和“侑”两个字组成。其中,“三”是多少的意思,表示数字3;“侑”表示行动慷慨大方,待人友善。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三(上下结构)+ 人(从上至下)+ 一(一横)

拆分笔画:三侑共计13画。

来源和繁体

《三侑》一词源于《尔雅·释诂》中的记载,意指“行为慷慨,待人友善”。在古代汉字中,它是以简体字书写,没有繁体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侑”字当时的写法是“人”字旁边写上两个点,代表行动大方的意思,以示慷慨大方待人。

例句

他是个非常三侑的人,总是乐于助人,让人感到温暖。

组词

三好、三思、三光、侑善、侑义等。

近义词

和蔼、仗义、慷慨、宽厚。

反义词

吝啬、小气、冷漠、自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