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击讨伐。《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廖式 作乱…… 权 遣使追拜 岱 交州 牧,及遣诸将 唐咨 等骆驛相继,攻讨一年破之。” 宋 苏辙 《三论渠阳边事札子》:“欲遣间谍招诱,必用土人;欲行窥伺攻讨,必用土兵。” ********* 《废娼问题》:“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作仇敌,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攻讨他。”
“攻讨”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主动攻击或征讨,既可用于军事行动,也可比喻其他领域的积极行动。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析:
“攻讨”既保留了古汉语中武力征伐的本义,也在现代语境中衍生出批判性、策略性的抽象含义。其应用范围从具体军事行动延伸至广义的主动解决问题行为。
攻讨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攻打和征讨。它是由“攻”和“讨”两个部分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攻字的部首是攴,讨字的部首是言。攻字共有7个笔画,而讨字共有7个笔画。
来源:攻讨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战争和军事行动。顾名思义,攻讨就是指对敌人进行攻击和征讨的行动。
繁体:在繁体字中,攻讨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攻字的写法稍有不同,上部分是一个由两个横画相连的部分。“讨”字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写法相似,由一部分部首“言”和一部分“寸”组成。
例句:他们精心策划了一次精确的攻讨,成功地击败了敌人。
组词:攻坚、攻城、攻打、征讨、讨伐。
近义词:进攻、打击、突袭。
反义词:防守、保护、守卫。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