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期岁的意思、期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期岁的解释

亦作“朞岁”。1.一周岁。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朞岁而孤,叔父司空 简穆公 ,早所器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朞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医药不効,十二朝身死。”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我死无乳,故日市粥以活之,今已期岁。”

(2).指一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 秦韜玉 ……驾幸 西蜀 ,为 田令孜 擢用;未期岁,官至丞郎,判盐铁,特赐及第。”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朞岁, 晋公 黜 岭 外, 李 復謁 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期岁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期岁(拼音:jī suì)指婴儿年满周岁。古时称婴儿出生满一年为“期岁”,是重要的成长节点,常举行“抓周”仪式预测其志趣。

例证:

《礼记·内则》:“子生期岁,而见之父母。”(婴儿满周岁时,父母正式会见亲友)


二、单字溯源

  1. 期:
    • 本义为“约定时限”,引申为“一周年”。《说文解字》:“期,会也。”段玉裁注:“期者,周年之谓。”
  2. 岁:
    • 原指木星运行周期,后固定为“年”的代称。《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二字组合强调“完整年度循环”,特指婴儿首年成长周期。


三、文化背景

古代“期岁”习俗承载两大功能:

  1. 生命礼俗:周岁宴(如“抓周”)象征对子嗣的祝福;
  2. 社会认同:标志婴儿脱离“襁褓”身份,正式纳入家族谱系。

    典籍佐证: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期周’。”(“期周”同“期岁”)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期岁”属书面语,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民俗研究。日常表达多用“周岁”,如“周岁生日”“周岁照”。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礼记·内则》(中华书局点校本)
  3. 《东京梦华录》(古典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期岁”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文献记载总结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一周岁
    指婴儿出生满一年,即周岁。例如《警世通言》中“期岁方过,此女害了痘疮”,描述婴儿刚满周岁时患病。
  2. 指一年
    泛指时间跨度为一年,如《唐摭言》记载“未期岁,官至丞郎”,即未满一年便升迁。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三、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仿古文体。其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但核心均围绕“一年”的时间概念展开。

别人正在浏览...

百汰逼簇鼻梁骨驳藓簇生打虎丹凤阙惮警雕困冻液都里放疗凤翮风雨飘飖闺槖花光昏旭交格酵头家弱颈圈纠风九棘三槐踡蹜宽律枯藤杖粮油陵陆龙钟管露床逻卒礞石奈缘赔款钱串潜亢清矫琼糜倛魄绮纨儿屈尊就卑荣军辱行赦恩衰衰双转马淑慎送尾酸士铁翼豚酒吞舟之鱼婉转伟烈问头乌灯黑火遐服铦利小筐析木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