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朞歲”。1.一周歲。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朞歲而孤,叔父司空 簡穆公 ,早所器異。”《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朞歲方過,此女害了痘瘡,醫藥不効,十二朝身死。” 清 徐士銮 《宋豔·奇異》:“我死無乳,故日市粥以活之,今已期歲。”
(2).指一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 秦韜玉 ……駕幸 西蜀 ,為 田令孜 擢用;未期歲,官至丞郎,判鹽鐵,特賜及第。”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朞歲, 晉公 黜 嶺 外, 李 復謁 唐 。”
期歲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期歲(拼音:jī suì)指嬰兒年滿周歲。古時稱嬰兒出生滿一年為“期歲”,是重要的成長節點,常舉行“抓周”儀式預測其志趣。
例證:
《禮記·内則》:“子生期歲,而見之父母。”(嬰兒滿周歲時,父母正式會見親友)
二字組合強調“完整年度循環”,特指嬰兒首年成長周期。
古代“期歲”習俗承載兩大功能:
典籍佐證:
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育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期周’。”(“期周”同“期歲”)
現代漢語中,“期歲”屬書面語,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民俗研究。日常表達多用“周歲”,如“周歲生日”“周歲照”。
參考資料:
“期歲”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記載總結如下: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仿古文體。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但核心均圍繞“一年”的時間概念展開。
白手白雲省邦寶闆屋半夜敲門不吃驚,半夜敲門心不驚報曉八太爺北美洲鄙士蠶室草賦産蓐朝柄誠僞充足理由律怆地呼天村女電場線诋擊殰殈凡身豐豐負爵高富帥钴60谷坊谷牙杭西寒事翦鲸解匠戟髯麇載科發空巢家庭口願曠日經年燎烘鐐子摞台螞蟥猛虎添翼冥誕摩肩接毂内封盤護炮籠屏放窮荒絕徼起為頭熱念殺衣縮食勝殘聖母帖石膽司公忘機甕玩興物則相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