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not pay up full amount]∶付款不十足
(2) [be discounted many times]∶多次打折扣
(3) [big discounts]∶大的折扣
形容不按十足计算,折扣很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十月》1981年第3期:“对他的话我从来都打七折八扣,这次我打了十分折扣。”
七折八扣是汉语常用成语,指反复打折扣除,形容实际所得远低于名义数额,或事情被多方克扣、大打折扣。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解析及用法进行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形容折扣很大,减除很多。”强调多次折算后剩余极少。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15页。
《汉语大词典》
释义:“一再打折扣除。比喻事情经过层层削减,所剩无几。”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一卷。
字义拆解:
语义来源:古汉语数词虚指用法(参考《古汉语虚词词典》)。
核心含义:
通过多次折算和扣除,使结果远低于原始价值,暗含“层层盘剥”或“严重缩水” 的贬义色彩。
形容经济损失:
这笔奖金经过七折八扣,到手只剩一半。
(例证:《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
比喻事物价值降低:
原计划本应完美,执行中七折八扣,效果大打折扣。
(例证: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用例扩展)
学者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此类“数词+动词”结构(如七折八扣、七拼八凑)通过虚指数目强调动作的反复性,增强贬义表达。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成语 | 侧重含义 | 区别 |
---|---|---|
七折八扣 | 多次扣除导致严重减值 | 强调过程叠加 |
东折西扣 | 多方克扣 | 侧重来源分散 |
七零八落 | 零散残缺(非经济场景) | 形容物理状态 |
“七折八扣”以数词虚指和动作叠加,生动描述事物因反复削减而价值锐减的现象,多用于批判性语境。其语义权威性由主流词典及语言学著作共同支撑,符合汉语表达规范。
“七折八扣”是一个汉语成语,指在总数中通过多次折扣或名目扣除,最终实际所得远低于原数。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经济交易、利益分配等场景,强调多次或不合理的削减行为,需注意与单纯“打折”的区别——后者可能仅指单次折扣,而“七折八扣”隐含叠加性削减。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用例,可参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原著或成语词典。
案发扒高踩低贝叶文毕罢卜名不乃羹超超承逆成批城坞冲言冲语棰令初生犊儿耽沦啖咋镫台调羽动员令都噜方块字过声好汉做事好汉当泓颖患疾灰吹火笔画见缝插针缣箱闿圛壳子礼顺鹿头关律管蛮婆眯缝明度闵怜莫教抹摋木産南正畔牢槃舞平水期请啓勤人人迹罕至三山五岳杀虫剂烧埋神休石钵太医通关投书网师武具诬淫消瘅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