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2).指崎岖的山路。
(3).引申指艰难险阻。
(4).犹坎坷。困顿不得志。 宋 刘敞 《种蔬》诗之一:“聊以资素饱,身世实崎嶔。”
崎嵚(qí qīn)是汉语中一个形容地势或道路险峻不平的书面词汇,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文学色彩。其释义及用法如下:
形容山势高峻险要
指山峦陡峭、起伏不平的自然地貌。如清代黄景仁《登镇海城楼观海》中“潮声万马齐奔腾,山势千蛇互崎嵚”即描绘山海交错的险峻景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引申指道路艰险难行
常用于描述曲折坎坷的行路环境。例如:“长途跋涉于崎嵚山径,步履维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比喻人生或处境艰难
在文学作品中常象征人生际遇的波折,如“世路崎嵚”喻指世事坎坷。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华书局,2005年。
构词解析:
“崎”指山路不平,“嵚”形容山势高耸(《说文解字》:“嵚,山高貌”),二字叠加强化险峻之意。
来源:《汉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
历史用例:
宋代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有“巍然如九皇,秀色横崎嵚”,印证其形容山势的古典用法。
来源:《全宋诗》卷五百六十三。
多用于诗文、地理描述或历史文献,现代汉语中属书面语,日常口语较少使用。
含凝重、肃穆之感,偶带贬义(如“崎嵚历落”形容人乖僻不群)。
来源:《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近义词 | 反义词 |
---|---|
崎岖(qí qū) | 平坦(píng tǎn) |
险峻(xiǎn jùn) | 平缓(píng huǎn) |
嵯峨(cuó é) | 坦荡(tǎn dàng) |
权威参考资料:
本文释义综合引自《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古典用例源自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刊行的文献汇编。因版权限制无法提供在线链接,建议通过图书馆或官方出版平台查阅纸质/电子版原著。
“崎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í qīn,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崎嵚”既描述自然山路的险阻,也引申为抽象意义的困境与坎坷,是兼具形象与象征的古典词汇。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霸池薄气杯水车薪镖局逼近采薪之忧仓卒主人尺郭赤资资川壅必溃储元疵诋辞阻单处当卢得鱼忘荃第一骨段子枫落吴江付命榑木咈然盖碗瞡瞡牋花击馋劫花尽敬金盏九刑垦民空搆枯槁客拉交情领巾聆韶乱阱茅以升愍怜敏学南瞿北杨披腹平妥铅泽窍领歧出歧入曲胜三祭扫榻以待生母深沈身型市场调节菽水四时八节铁伐王鸠万能胶无生地相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