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枯槁客的意思、枯槁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枯槁客的解释

见“ 枯槁士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枯槁客”属于汉语文学中的复合意象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文学语境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与词义分析

“枯槁”在《汉语大词典》中被释为“草木枯萎”或“面容憔悴”,如《淮南子》载“草木秋死,松柏犹在”,引申指人因困顿而失去生气。《说文解字》中“槁”同“槀”,意为干枯。“客”指漂泊者或寄居者,如杜甫诗“万里悲秋常作客”。二字组合后,“枯槁客”特指因颠沛流离或精神困顿而形容憔悴的旅人,常见于古典诗文表达羁旅愁思。

二、文学来源与用法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诗歌,如孟郊《秋怀》中“枯槁客,独对寒灯坐”描绘了秋夜孤寂的游子形象。宋代词人吴文英《八声甘州》用“枯槁客心,断雁叫西风”暗喻人生失意。明清小说如《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黛玉“病骨支离,竟如枯槁客”,借以刻画人物身心交瘁的状态。

三、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枯槁”常与“隐逸”“清贫”相关联。庄子《逍遥游》中“形如槁木”体现道家超脱物外的境界,而“枯槁客”在文人笔下则多含两层意蕴:

  1. 物质层面的困顿:如白居易《卖炭翁》中“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劳苦形象;
  2. 精神层面的坚守:陆游《书愤》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爱国志士,虽形貌枯槁仍心怀壮志。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
  2. 孟郊《孟东野诗集》(中华书局,2007)
  3. 吴文英《梦窗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4.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校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枯槁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枯槁士”相通,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隐逸之士或形容外貌憔悴、生活清苦的人,常带有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意涵。
    (来源:)

  2. 出处与演变

    • 源自《庄子·徐无鬼》:“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成玄英注解中将其描述为“形容憔悴,留心寝宿,唯在声名”的隐者。
    • 唐代诗人高适在《效古赠崔二》中写道:“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进一步强化了其隐士意象。
    • 宋代司马光《病竹》中“岂无枯槁客,萧疏自殊调”则借“枯槁客”比喻竹子的清高孤寂,扩展了文学意象。

使用特点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文献用例或相关成语(如“形容枯槁”“发蒙振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诗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饱掠弊赋尘品箠朴戳心灌髓摧志屈道道语打泡大壮點石成金端悫放学梵宇飞奔奉召浮白官禀管帐过数海川螺皇陵黄蓍黄钟瓦缶讲学假撇清警逴倨肆昆明湖酪酥脑膜炎内陆河酿泽浓谲耨耕畔亡豾貍青玉嶂綦谿三面生各支声呼眚目沈牛睗睒霜分爽然若失説风説水太行八陉他谁通奏緰此头晕目眩脱色晚市问十道百乌椑无他无朕遐烈香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