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披腹心 ”。
“披腹”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含义
该词字面指“敞开衣襟,露出胸膛”,比喻毫无保留地表达真实想法或情感,强调坦率真诚的态度。例如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曾用“披腹心”表示愿向刘邦坦诚献策(“臣愿披腹心,输肝胆”)。
结构与发音
由“披”(动词,意为敞开)和“腹”(名词,指胸膛)组成,拼音为pī fù。
演变与简写
原为“披腹心”,后简化为“披腹”,核心意义未变,均指向“披露真诚”。例如宋代文献中已出现简写用法(“子可披腹呈琅玕矣”)。
应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直言不讳的沟通场景,如谏言、献策或抒发情感,强调说话者的坦诚与勇气。
近义关联
类似成语包括“肝胆相照”“开诚布公”,均强调真诚交流的态度。
该词通过具象动作(敞开胸膛)传递抽象情感(真诚坦率),常见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体现语言的形象化特征。
《披腹》这个词指的是勇敢地展示内心真实的情感或想法,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披腹》的部首是手,笔画数为8。
《披腹》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家杨万里的《临江仙·孤雁翔前带夜风》一诗,其中有一句“披腹西飞似断鸿”。
《披腹》的繁体字为「披腹」。
在古代,「披腹」的写法为「披」下方是「心」,表示敞开内心;而「腹」则是象形字,表示人的腹部。
他勇敢地披腹分享了自己的内心痛苦。
组词:披露、披阅、腹语、腹稿。
敞胸、挥霍、坦诚。
掩饰、伪装、隐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