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刑的意思、九刑的详细解释
九刑的解释
(1). 周 代刑书名。《左传·文公十八年》:“有常无赦,在《九刑》不忘。”《左传·昭公六年》:“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杜预 注:“ 周 之衰,亦为刑书,谓之《九刑》。”
(2).古代的九种刑罚。《汉书·刑法志》:“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谓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五正刑,即墨、劓、剕、宫、大辟。按,《周礼·秋官·司刑》“掌五刑之灋” 贾公彦 疏:“九刑者, 郑 注《尧典》云:正刑五,加之流、宥、鞭朴、赎刑。”与此略异。
词语分解
- 九的解释 九 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笔画数:; 部首:丿; 笔顺编号:
- 刑的解释 刑 í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九刑”是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重要法律形式,特指西周时期实行的九种刑罚的总称。它不仅是当时刑罚体系的概括,也常被用来代指西周的法律制度本身。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一、核心含义
“九刑”指西周时期确立并实施的九种主要刑罚类别。其具体内容在不同古籍中略有差异,但主流观点依据《左传》、《汉书》等记载,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九种:
- 墨刑 (黥刑): 在犯人面部或额头上刺字并染墨,作为永久性耻辱标记。
- 劓刑: 割掉犯人的鼻子。
- 剕刑 (刖刑/膑刑): 砍掉犯人的脚或削去膝盖骨(膑刑是剕刑的一种)。
- 宫刑 (腐刑/淫刑): 破坏犯人生殖功能的刑罚,男为去势,女为幽闭。
- 大辟: 死刑的总称,执行方式多样(如斩、绞、焚、车裂等)。
- 流刑: 将犯人放逐到边远地区。
- 赎刑: 允许犯人用财物(如铜)抵免应受的刑罚。
- 鞭刑: 用鞭子抽打犯人。
- 扑刑: 用戒尺(或类似教鞭)责打犯人(主要用于教育或轻微惩戒)。
二、历史渊源与记载
- 起源: 传统认为“九刑”是在西周初年,周穆王命吕侯(或称甫侯)制定《吕刑》之前就已存在的基本刑罚体系。它可能是在继承夏商刑罚制度基础上,结合周初统治需要(如周公“制礼作乐”的背景下)加以系统化、规范化而成。
- 主要文献依据:
- 《左传·昭公六年》: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这是关于“九刑”存在的最早、最明确的记载,说明它是西周应对社会动乱而制定的法律。
- 《逸周书·尝麦解》: 记载了周成王时曾提到“正刑书”及“刑书九篇”,后世常将此“九篇”与“九刑”联系起来。
- 《汉书·刑法志》: 在追述周代刑罚时提到“五刑”之外还有“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这些加上“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共同构成了九种刑罚方式。这是后世对“九刑”内容最普遍接受的解释来源。
三、意义与影响
- 刑罚体系的代表: “九刑”是西周刑罚制度的核心和代名词,标志着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在周代已发展得较为完备和系统化。
- 礼刑结合: 其制定与实施体现了西周“明德慎罚”、“礼刑并用”的法制思想。虽然刑罚残酷,但也包含赎刑等相对宽缓的制度,并强调刑罚的教化作用(如扑刑用于教育)。
- 后世影响: “九刑”所确立的刑罚种类(尤其是前五种的“五刑”)构成了后世封建法典(如《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例》)中刑罚体系的基础框架,影响深远。
- 法律形式的象征: “作九刑”本身也代表了西周成文法的制定活动,是中华法系早期成文法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九刑”是西周法律制度的基石,指当时法定的九种主要刑罚类别。它源于西周初年,旨在维护统治秩序,其内容以墨、劓、剕、宫、大辟五刑为主干,辅以流、赎、鞭、扑四刑,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刑罚体系,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法制的发展。其存在主要记载于《左传》、《汉书》等权威历史文献中。
网络扩展解释
九刑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双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综合理解:
一、基本含义
九刑既指西周时期的刑书名称,也指九种刑罚的统称。
二、具体解释
-
作为刑书
九刑是西周成文法典的总称,共分9篇,主要针对社会动荡时期的“乱政”而制定。《左传》记载“周有乱政而作九刑”,表明其具有法典性质。
-
作为刑罚种类
九刑包含以下九种刑罚(以高权威性来源为准):
- 正刑五:墨(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去势)、大辟(死刑)
- 附加刑四:流(流放)、赎(财物抵罪)、鞭(鞭打)、扑(杖击)
(注:部分低权威性网页提到的“剁、砍”等描述不准确,应以《汉书》韦昭注为准)
三、历史演变
- 起源:在商代“五刑”基础上,西周增加流、赎、鞭、扑四种刑罚,形成九刑。
- 功能:既用于严惩重罪,也通过赎刑等制度体现刑罚的灵活性。
四、现代引申
现多比喻极其严厉的惩罚,强调法律或道德约束的严格性,例如:“触犯底线将面临九刑般的后果”。
提示:不同文献对九刑的具体刑名存在细微差异,建议参考《汉书·刑法志》《周礼》等权威史籍获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八荒之外白豕笔纸草木俱朽乘凶承悦沉心静气赤都船骥倅贰蠹民恩贶发毛飞蛾赴焰废去风文服务器拂膺溉导觥舡工人士海隅红芙蓉豗溃火味唬通进草辑濯句倨空气质量了的羸惫烈畅历书龙桷楼艓鸾旗车盲文猫蹲撚弄盘陀石平息平易近人劈头盖顶清风使沙害盛筵神莹虱瘕士史书院本彤芝盖往天僞客卫生丸五明囊跣揖歙钵胁从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