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逋翁的意思、逋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逋翁的解释

(1).避世之人,隐士。 宋 苏轼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二:“説客有灵惭直道,逋翁久没厌凡才。” 王文诰 辑注:“逋翁,四皓也,避 秦 隐於 商山 。”

(2).特指 宋 人 林逋 。 明 张景 《飞丸记·盟寻泉石》:“ 西湖 堤畔 逋翁 院,诗和梅花嚼出玄。”参见“ 逋仙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逋翁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本义 "逋"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为"亡也",本指逃亡、拖欠之意,《汉语大词典》载其可引申为"隐遁"的文学意象。"翁"作为对年长男性的尊称,《辞源》考据其使用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二字组合形成的"逋翁",最初指代避世隐居的长者。

二、历史特指 该词在唐代获得特定文化指向,成为诗人顾况(约727-820)的别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记载,顾况晚年因诗作触怒权贵,谪官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世称"逋翁"。白居易在《吴郡诗石记》中留有"逋翁一轴诗"的记述,印证了这一别称的文人认同。

三、文学意象 在诗词创作中,"逋翁"常作为隐逸精神的象征符号。宋人刘克庄《满江红·次韵徐使君》有"更何须、远向逋翁觅"之句,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评其"得山水清气",均展现该词承载的隐士文化内涵。这种文化符号在历代山水诗中形成特定的审美范式。

网络扩展解释

“逋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泛指隐士
    该词原指逃避世俗的隐者,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代指避世之人。例如宋代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中提到“逋翁”,指代秦末隐居于商山的“商山四皓”。这一用法强调隐逸精神,与“隐士”同义。

  2. 特指北宋隐士林逋
    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隐居杭州孤山,终生不仕,以“梅妻鹤子”闻名。明代张景《飞丸记》中“逋翁”即指林逋,后世常以“逋仙”“逋翁”称颂其高洁品格。例如“西湖堤畔逋翁院”即暗喻林逋故居。


补充说明:
“逋”本义为逃亡、拖欠(如“逋逃”“逋欠”),但“逋翁”因林逋之典被赋予独特文化内涵,成为隐逸文化的象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如古诗中可能泛指隐士,而涉及杭州或梅花意象时多特指林逋。

别人正在浏览...

闇诵备录宸威初载疵面打脚道释地王动杌法马梵嫂干局宫悬盥献诡数黑鵶鵶恍若华赡互相标榜奸诡剪秋罗简濇介福羁旅异乡击瓮图卷土来开领洛神珠蛮鞾绵顿渺漭母氏驽朽盘获偏美缥青匹丢扑答镪宝潜光隐耀岐社曲棍日用宂阘柔伏山坳失匕世仇石抹受污孰何体玄屯保枉抑无风独摇草狭阨香料纤萝县跂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