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福。《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高亨 注:“盖谓王母嘉其功劳,锡之爵禄,爵禄即大福也。”《诗·小雅·楚茨》:“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知礼神道碑》:“公诞保灵和,受兹介福。” 清 方文 《吴静腑招同黎美周侯诸子燕集》诗:“荣名何足侈,介福以为宝。”
“介福”是一个源自古代经典文献的词汇,其含义与用法在不同历史文本中均有体现,具体解释如下:
核心含义
“介福”指大福,其中“介”作“大”解(非“介绍”之意),“福”即福气、福祉。这一解释在《易经》《诗经》等典籍中均有印证,如《易·晋》提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高亨注:“爵禄即大福也”;《诗经·小雅·楚茨》亦载“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文化背景
该词多用于描述通过德行、功绩或祖先庇佑获得的崇高福报,例如唐代杨炯在碑文中称“受兹介福”,清代方文诗句“介福以为宝”均强调其珍贵性与宏大意涵。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介福”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古典文学研究或引用古籍时,需注意避免与“介绍福气”等字面误解混淆。
“介福”属文言词汇,特指盛大、尊贵的福分,需结合古典文献理解其本义。
介福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为人带来福气和好运。该词的拆分部首为「人」和「介」,共有11个笔画。
介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氓》之中,意为长寿、安康。后来,它逐渐演变为带来好运和福气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介福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介福的写法以「讦」代替了「介」,表示该词的意思为得到福气。
1. 他是个很仁慈的人,所以总是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介福。
2.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次失败也许会成为我介福的开始。
介福的相关词语有纳福、谢恩、迎福等。
介福的近义词包括祝福、康福、福慧等。
介福的反义词为招祸,意味着为人带来不幸和困境。
崩倒不倸补天穿惨裂陈蕃室赐酺崔罗什粹悫担戴单轻刀笔讼师大有见地邓石如犊子風俗高躅公气贯颐备戟桂楫荷包鬨鬭洪覆画箧蛇怙恃牋牍鹣蟨戟决禁牌进士第究微寇抄宽科老硬利根力力邻并芒锷灭磨命犯陌路莫难青使栖贫任寄日重光輮蹈慎终承始适野挑唇料嘴替代贴意颓风外治维初韦弱无为自化遐藩相赒见世生苗斜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