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局的意思、干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局的解释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三国志·蜀志·刘封等传评》:“ 彭羕 廖立 以才拔进, 李严 以干局达。” 唐 柳宗元 《送李渭赴京师序》:“ 李君 读书为诗,有干局,久游 燕 、 魏 赵 、 代 ,闻知人情,识地利,能言其故。”《明史·庞尚鹏等传赞》:“ 庞尚鹏 诸人歷官中外,才諝干局,咸有可称。”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六:“无问其治术之醇疵,进身之邪正,而其人必有出众之干局,无疑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局是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指人的才干与器局,即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胸襟格局的综合体现。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分解

  1. 干(幹)

    指才能、办事能力,如“干练”“干才”,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效能。《汉语大词典》释“干”为“才能,能力”。

  2. 指器量、格局,如“器局”“格局”,侧重人的胸襟视野和统筹能力。《辞源》注“局”为“器量,胸襟”。

    二者合成后,“干局”强调个人在实务能力与宏观谋划上的综合素养,近似现代汉语中“才干与格局”的结合体。

二、典籍用例佐证

三、现代使用场景

该词今多见于历史研究、人物评述或文言化表达中,如:

“此人干局深远,既能处理琐务,又善统筹全局。”

需注意其属书面雅语,日常口语罕用。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干局"词条
  2. 《辞源》(商务印书馆)"局"字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干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一个人处理事务或解决问题时的能力与风格。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二、文献出处与历史用例

  1. 《三国志》:
    提及蜀汉官员李严“以干局达”,指其凭借才干和决断力获得重用。
  2. 唐代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
    描述李渭“有干局”,并提到他因通晓人情、地理而善于分析问题。
  3. 《明史》:
    评价官员庞尚鹏等人“才諝干局”,即兼具才能与务实作风。

三、使用场景

四、综合总结

“干局”融合了“才干”与“格局”,既指处理具体事务的能力,也包含统筹全局的视野,常见于对官员、管理者或高效执行者的评价。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用例,可参考《三国志》《明史》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暧暧北斗悲恼薜户播讲伯牙琴不允参三餐玉长虑却顾禅侣触机便发聪明鸟道契大提琴登戾甸农雕疏丁差动中窾要梵庋烰火钩卷顾笔国殇杭绝皓髯合量后院幻方胡琴疾甲拆警唱巨狿困处浪道落地眉语目笑蓂灵泥珠匹雏平流乾支剌轻典亲疏奇文共赏身圭深求申行顺媚田圻瘏口哓音忘恩背义委嘱伍壮效情峡云谐淑撷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