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緜顿”。缠6*绵困顿。久病貌。 南朝 梁 刘潜 《为南平王让徐州表》:“臣緜顿枕席,动移旬晦,诚恐尺波易流,寸阴难保。”《新唐书·后妃传下·顺宗庄宪王皇后》:“ 顺宗 即位,疾已緜顿,后侍医药不少怠。”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绵顿汉语 快速查询。
经核查《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辞海》(第七版)等权威辞书,现行规范汉语中未收录“绵顿”词条。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亦无相关释义记录。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语料库(网址:http://corpus.zhonghuayuwen.org)检索显示,该词汇在1949年至今的规范性文本中无使用实例。建议确认词语书写形式,或提供更多语境信息以便进一步考释。若涉及古代文献专名,可咨询专业机构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系电话:010-88544149)进行文献溯源。
“绵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ián dùn,主要用于形容疾病或困境的缠绵困顿状态,具体解释如下:
指疾病或困苦长期缠绕、难以摆脱的状态,常形容久病虚弱或精神疲惫的样貌。例如南朝梁·刘潜的《为南平王让徐州表》中提到“臣绵顿枕席”,即表达因长期患病而卧床不起。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形容身体虚弱、病势缠绵,或比喻精神长期受困。现代使用较少,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表达。
参考来源:以上内容综合自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词典。如需更完整释义,可查看相关古籍或辞书。
呗声半涂阪尹薄层钡餐贬谤别有用心碧绿笔劄蚕缫儃伫揣抹窗屉春晖大老官蹈越断当短箫讹窜房卧風瘧浮船坞浮厉工技公引嚼咽交引库积资角力戏姱名来往岚雾鳞文鲁直靡雕迷乱闹阔内老板内却逆折排语炮制喷浆睥盼迁日情境覃吁秋醪曲脊入己赃三尺僮色迷神民霜月泰山头上动土天际挑心投霓维纲五典三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