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瓮图的意思、击瓮图的详细解释
击瓮图的解释
描绘 宋 司马光 幼时打破水瓮拯救儿童故事的图画。 宋 惠洪 《冷斋夜话·活人手段》:“ 司马温公 童稚时与羣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登之,偶坠瓮水中,羣儿皆弃去。公则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迸,儿得不死……至今 京 洛 间为《击瓮图》。”
词语分解
- 击的解释 击 (擊) ī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击打。击鼓。击中(恘 )。击破。击毙。击水(.拍打水面;.指游泳)。旁敲侧击。 攻打:击败。击毁。打击。声东击西。 碰,接触:撞击。目击。肩摩毂(?)击(亦作
网络扩展解释
“击瓮图”是源自北宋司马光幼年机智救人事迹的典故,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描绘司马光幼时用石头砸破水瓮、救出落水同伴的图画。这一故事展现了他的临危应变能力,后成为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案例。
二、典故出处
据宋代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司马光幼年与同伴玩耍时,一孩童不慎跌入盛满水的大瓮中,其他孩子惊慌逃走,而司马光果断用石头击破瓮壁,水流尽后孩童得救。此后,汴京、洛阳一带流行绘制《击瓮图》以传颂此事。
三、文化延伸
- 象征意义:常被用来赞誉儿童的机智与果敢,成为古代“神童”形象的典型符号。
- 艺术载体:除了绘画,此典故也出现在诗词、成语中。如宋词中引用“击瓮”代指幼年聪慧(“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
- 语言关联:成语“击瓮”既可单指司马光救人的行为,也引申为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不同文献对“击瓮图”的具体绘画风格记载较少,现存相关艺术作品多为后世基于典故的再创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击瓮图(jī wèng tú)这个词意指“打破水瓮”,是形容解决困难或攻克难题的比喻。下面是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相关信息的简要总结: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击":由手(扌)和击字旁组成,它是一个常用的意符,表示“打击”或“攻击”的意思。
- "瓮":由瓦字旁和甬字底构成,它是一个指代小型容器(如水瓮)的意符。
2. 来源:
- “击瓮图”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庄子》一书中。《庄子》是*********家哲学著作,由庄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所撰写。
3. 繁体:
- “击瓮图”的繁体写法为「擊甕圖」。
4. 古时汉字写法:
-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说文解字》,古时“击瓮图”的写法为「擊甕圖」,字形略有差异。
5. 例句:
- 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完全是击瓮图之计。
6. 组词:
- 击败瓮中之鳖(用来形容迅速乘胜追击)
- 击瓮救鲲(用来形容以小博大的策略)
7. 近义词:
- 打破砂锅问到底(用来形容追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8. 反义词:
- 聪明反被聪明误(用来形容本意相反的结果)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