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补导的意思、补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补导的解释

采补和导引。道家的养生术。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方术》:“ 庐江 左慈 知补导之术,并为军吏。”《太平广记》卷二引 晋 葛洪 《神仙传·彭祖》:“常称疾闲居,不与政事,善于补导之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补导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专业性的复合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基础释义 该词由“补”与“导”构成,其中“补”指补充、修补,《说文解字》释为「完衣也」,后引申为增益不足的涵义;而“导”本义为引路,《玉篇》记载「导,引也」,在医学语境中特指疏导气机的治疗手段。二者结合形成互补概念,指代通过补充与疏导相结合的方法调节机体状态。

二、中医术语应用 作为传统医学用语,补导常见于气血调理理论体系,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提出的「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治则。明代张介宾《类经》注解说:「补者导其正气,导者行其滞气」,强调通过补益正气与疏通经络相结合的治疗方式,该释义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大辞典》中有系统阐述。

三、现代语义扩展 在当代语言使用中,该词衍生出教育领域的特殊用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记录其可指「通过补充教学进行学业引导」,例如高校对基础薄弱学生开展的补修课程与学习指导并行的教育措施。

文献参考: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顾野王《玉篇》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注版
  3. 《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
  4. 张介宾《类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整理版
  5.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大辞典》2005年版
  6. 教育部语用所《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8版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补导”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定义与来源
“补导”是汉语词汇,拼音为“bǔ dǎo”,属于道家养生术语,指“采补”和“导引”两种养生方法的结合。这一概念在《典论·论方术》《神仙传·彭祖》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如三国时期曹丕提到庐江左慈通晓补导之术,晋代葛洪在描述彭祖时也提到其擅长补导。

具体内容

  1. 采补:指通过吸收外界自然精华或能量(如饮食、呼吸等)来补充身体所需,达到调和阴阳、增强体质的目的。
  2. 导引:一种结合呼吸调节和肢体运动的养生术,类似于现代的气功或体操,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来延年益寿。

历史背景
补导术在道家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修身养性的核心方法之一。例如,《太平广记》提到彭祖因善于补导之术而长寿,侧面反映了古人对这一养生体系的推崇。

注意
不同文献对“补导”的解释略有差异,但核心均指向道家养生理论中的调补与引导方法。如需更深入探讨,可参考《神仙传》《典论》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按酒暴主悖戾标碣弼臣卜葬钗梳憃拙搥胸跌脚辞理打独磨倒闭彫轸断给方子饭桌奋翔佛面罘罔鼓节含态贺客怀藏慧质骄很京二胡井干金融市场金刹及时雨鸠盘荼急赈计嘱睖睖睁睁吏部眠梅花笛秘简泥俑硗秃秦垒覃庆穷年没世秋夜尚兀善后借款合同神奔绳正试管婴儿霜札説例説真的探投焘覆吐逆屠牛吐险坂先例咸与惟新晓镜小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