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岁的意思、得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岁的解释

(1).谓受到岁星的照临。古人以岁星为祥星,得岁者有福。《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越 得岁而 吴 伐之,必受其凶。” 杜预 注:“岁星所在,其国有福。 吴 先用兵,故反受其殃。”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绍兴 辛巳,逆 亮 渝盟,有上封者言吾方得岁,虏且送死。詔以问太史,考步如言。”

(2).犹有年,丰收。 北周 庾信 《郑常墓志铭》:“西蚕得岁,东作逢秋,草烂狱户,星低市楼。”

(3).谓收成。 明 徐榜 《济南纪政·方书》:“ 万历 甲午 东兖 大饥, 济南 少得岁,当事者軫念,救荒之令无日不下,而指意殊,州邑有司,莫知所适从。”

(4).谓增长年岁。 宋 洪迈 《容斋续笔·岁旦饮酒》:“《时镜新书》 晋 董勛 云:‘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 勛 云:‘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岁"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年龄增长的本义 《汉语大词典》指出,"得岁"最初指代个体生命历程中年龄的增加,常见于生辰庆贺语境。例如《礼记·曲礼》疏解中"年长以倍则父事之"的记载,即暗含对生命时间累积的体认。该词在传统礼仪中常与"添寿""增岁"构成互文关系。

二、历法时序的转喻 在天文历法领域,《中国天文史话》记载,"得岁"可特指立春节气后新年正式开始的时序更替。这一用法源自古代观象授时体系,如《汉书·律历志》所述"四时既定,岁始春王",强调自然周期与人文纪年的对应关系。

三、星相学延伸义 古代占星文献《开元占经》中,"得岁"被赋予特殊星相学含义,指特定年份中木星(岁星)所处宫位对应的吉凶预兆。如"岁星所在,其国有福"的记载,反映先民将天体运行与人事祸福相关联的认知模式。

该词的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从物理时间到文化符号的认知跃迁过程,在民俗学、天文学和哲学领域均有研究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得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综合权威来源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义项:

1.受岁星照临(古代占星概念)

古人以岁星(木星)为祥瑞之星,认为其所在方位对应的国家或人物会得福。例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载:“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杜预注:“岁星所在,其国有福。”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与星象、占卜相关。


2.丰收之年

指农作物收成好,即“有年”。北周庾信《郑常墓志铭》中“西蚕得岁,东作逢秋”即描述农事丰收的景象。
近义词:丰年、稔岁。


3.收成或年景

泛指一年的收成情况。如明代文献提到“济南少得岁”,即指当地收成不佳。
现代引申:可比喻事物经过时间积累后的成果,如“这部作品得岁已久,愈发珍贵”。


4.增长年岁

指年龄增加。宋代洪迈《容斋续笔》中记载“得岁”与饮酒习俗相关,暗含年岁增长的意味。
现代用法:常用于文学表达,如“岁月匆匆,又得岁一年”。


综合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左传》及历代笔记(如、11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败迹边师鼻涕虫策第成一家言驰企出入将相大家夥箪食豆羹恩言法律行为锋巨凤韶赙礼负输干阿你甘乳睾芷根式拱手听命龚贤豪壮河滨闳奥后法候证哗扣焕焕卉裳讲劘俭固惊神泣鬼集诊狂憨魁杓栏门老财晾夏连通咧扯;咧嘴临阵磨刀廪竹眉厖齿鲵泥巴腿逆人匿知弄性庖代强本弱枝琼蕊人伦上啓四存死限讨绝讨来委皃先炊仙馔小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