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的意思、白炽灯的详细解释
白炽灯的解释
[incandescent lamp] 最常用的一种电灯。采用真空或充有惰性气体的玻璃灯泡,电流通过时,灯丝白热发光
词语分解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
专业解析
白炽灯(bái chì dēng)是一个汉语名词,指利用电流通过灯丝(通常为钨丝)产生高温,使其达到白炽状态而发光的电光源。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 发光原理:白炽灯的核心原理是热辐射发光。当电流通过具有高熔点、高电阻率的灯丝时,灯丝因电阻效应被加热至高温(通常在2000°C以上),处于白炽状态,从而辐射出可见光。这种发光方式被称为“白炽”,是名称的由来。
- 核心结构:主要部件包括:
- 灯丝:通常由钨丝制成,卷绕成螺旋状以增加发光效率和强度。钨因其高熔点(约3422°C)和不易蒸发而被广泛使用。
- 玻璃泡壳:密封的玻璃外壳,内部通常抽成真空或充入惰性气体(如氩气、氮气或氪氩混合气),以防止高温灯丝在空气中氧化烧毁,并减缓灯丝在高温下的蒸发速率。
- 灯头:用于将灯固定在灯座上并接通电源的接口部分,如常见的螺口(E27, E14)或卡口(B22)。
- 支撑导线与支架:用于固定灯丝并导入电流。
- 光效与光谱:白炽灯发出的光为连续光谱,显色性极佳(显色指数接近100),能真实还原物体颜色。但其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而非可见光,因此光效(发光效率)较低,通常只有10-20流明/瓦,远低于荧光灯、LED等现代光源。
- 历史与现状:白炽灯由托马斯·爱迪生等人改良并推广,曾是应用最广泛的照明光源。然而,由于其低光效、高能耗、寿命相对较短(通常1000小时左右)的缺点,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全球多国已逐步淘汰或限制生产销售普通照明用白炽灯,转而推广更高效的照明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权威汉语词典,提供词语基本释义)
- 《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综合性辞典,提供技术原理解释)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白炽灯”条目. (专业百科全书,提供详细技术参数、结构及历史背景)
网络扩展解释
我将基于现有知识库为您解释“白炽灯”的含义:
白炽灯(英文:Incandescent Lamp)是一种通过电能将灯丝加热至白炽状态而发光的电光源,其核心原理是热辐射发光。
详细解释:
- 结构组成
- 主要包含玻璃灯泡、钨丝、金属基座和惰性气体(如氩气)。钨丝熔点高达3422°C,是理想的灯丝材料。玻璃外壳可隔绝氧气防止灯丝氧化。
- 发光原理
- 当电流通过钨丝时,电能转化为热能,使灯丝温度升至约2700°C进入白炽状态,此时会辐射出可见光。遵循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
P = epsilon sigma A T
$$
其中σ为斯特藩常数,T为绝对温度。
- 历史地位
- 1879年爱迪生改良并商业化,成为20世纪主要照明方式,但能效仅5%-10%转化为可见光,其余为热能损耗。
- 优缺点
- 优势:光线连续光谱、显色性接近自然光(CRI≈100)
- 劣势:能耗高(约15流明/瓦)、寿命短(约1000小时)、易碎
当前全球多国已逐步淘汰白炽灯,由LED灯(能效100流明/瓦以上)等节能光源替代,但在特殊场景(如博物馆照明、老式灯具)仍有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按喝拔补白腹背水阵鄙质扯扯拽拽传观从敌粹善丹液低档袛裯丁香结番枣风轻云浄腹腔皋洛贡助广覃官讳过景皇支化衣狐父诲谟浑天体疆畔箭栝坚穷矫思介狭巨海夔龙纹聊晒犊裩礼花六尺冒花鸣蛇能动性狃恩膨胀系数轻重九府青空睿监三浴三熏洒心更始上辅生自神卫双簧管水门厮诨贪图委璅卧海夏成香吹潇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