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引首的意思、上引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引首的解释

装裱的卷轴字画,画面以外的上下部分统称“引首”,其在上部者称为“上引首”。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诸画装褫尺寸定式;大整幅上引首三寸,下引首二寸;小全幅上引首二寸七分,下引首一寸九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引首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术语,指竖式卷轴类书画作品装裱时,位于画心正上方用于题写作品名称或名家题跋的空白部分。这一概念源于古代"天头地脚"的装裱形制,《中国书画装裱术语辞典》记载其长度通常为画心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从结构功能看,上引首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平衡画面构图,通过留白形成视觉缓冲;二是记录作品信息,历代收藏家常在此处钤盖鉴藏印;三是传承文化价值,如明代项元汴在《快雪时晴帖》上引首处留有重要题识。故宫博物院修复专家指出,宋元时期形成的"宣和装"已将上引首作为标准装裱要素,其材质多选用仿古色绫绢以衬托主体画面。

需要注意的是,上引首与"诗塘""隔水"等装裱术语存在区别。据《中国美术大辞典》解释,诗塘位于画心上端但独立成幅,而上引首始终与画心连为一体,这种结构差异体现了传统装裱"主次有序"的美学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上引首”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术语,指卷轴类字画装裱时画面外上方的空白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在卷轴装裱中,画面之外的上下空白区域统称为“引首”,其中位于画心上方的部分即为“上引首”。其作用既为保护画心,也为题跋、印章等留出空间。

  2. 历史规格
    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记载了详细装裱尺寸:大整幅画作上引首三寸(约10厘米),小全幅则为二寸七分(约8.7厘米)。这种标准化尺寸体现了古代宫廷装裱的严谨性。

  3. 功能与演变
    上引首最初用于题写画作名称或收藏者信息,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文人题诗、盖印的重要区域。与之对应的“下引首”位于画心下方,共同构成传统卷轴书画的完整形制。

注:该术语主要用于专业书画装裱领域,现代装裱虽形式多样,但传统卷轴仍保留这一经典结构。更多古籍原文可参考《齐东野语》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悖牾毕命碧碗簿録差别差占触动辞言葱郁翠巍巍村竖等离子体簟茀彫丧钓誉沽名封赏夫调钩蛇谷仙嘒管行车挥斤魂旦忽隐忽现讲幄尽收眼底津卒抉挑均一阔客劳动改造霤奥马金南茅房暖风傩礼偏载佥望樵甿气触起小七星灯犬儿却惑热容软温温蠕形动物三阁三杨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沈着赦图石泐海枯使愚使过菽乳死重泰山耸肩廷魁无能为力仙格享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