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勤励 ”。勤劳奋勉。《荀子·富国》:“诛而不赏,则勤厉之民不劝。”厉,一本作“ 属 ”。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作厉者是也。厉,勉也。《羣书治要》作勤励,励即厉之俗书。”《宋书·王韶之传》:“ 韶之 在郡,常虑为 弘 所绳,夙夜勤厉,政绩甚美。”《旧唐书·令狐楚传》:“每遣退藏,更令勤励。”《明史·黄凤翔传》:“察《月令》篇以四时敷政,法天行健,则见圣治之当勤励。”
“勤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ín lì,基本含义为勤奋努力、勤勉刻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与构成
使用场景
古籍例证
异体写法与扩展
总结来看,“勤厉”既可用于日常语境描述努力精神,也在古籍中承载文化内涵,体现中华传统对勤奋品德的重视。
勤厉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勤奋努力、勤劳不懈。用来形容一个人工作勤勉、行为积极、认真负责。
勤厉的部首是力(lì),笔画数为10划。
勤厉一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其中“勤”是常用字,意为用功、勤劳;“厉”古代含义为乖戾、刚猛。合在一起就表示勤奋努力,有坚定刚毅的意义。
勤厉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仍然保持为「勤厲」。
古代对勤厉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稍有变化,它的古字形为「囷」+「戾」,表示人勤奋努力、不懈怠的样子。
1. 他是一个勤厉的学生,每天都能看到他专心学习的身影。
2. 她勤厉地工作,很快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3. 领导夸奖他勤厉肯学习,是团队中的好榜样。
1. 勤苦:形容人勤劳辛苦。
2. 勤劳:形容人勤奋努力工作。
3. 勤能:形容人勤奋并且有才能。
刻苦、努力、勤勉
懒惰、消极、怠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