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勤勵 ”。勤勞奮勉。《荀子·富國》:“誅而不賞,則勤厲之民不勸。”厲,一本作“ 屬 ”。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念孫 曰:“作厲者是也。厲,勉也。《羣書治要》作勤勵,勵即厲之俗書。”《宋書·王韶之傳》:“ 韶之 在郡,常慮為 弘 所繩,夙夜勤厲,政績甚美。”《舊唐書·令狐楚傳》:“每遣退藏,更令勤勵。”《明史·黃鳳翔傳》:“察《月令》篇以四時敷政,法天行健,則見聖治之當勤勵。”
“勤厲”的漢語詞典釋義
勤厲(亦作“勤勵”)是漢語複合詞,由“勤”與“厲”組合而成,核心含義為勤奮自勉、銳意進取。以下是詳細解析:
合成詞義:形容人通過持續努力和自我鞭策,追求進步的狀态。
《漢語大詞典》:
勤厲:勤奮勉勵。
例:《後漢書·袁紹傳》:“勤厲士卒,以讨不庭。”
(譯文:激勵士卒,讨伐不臣之人。)
《古代漢語詞典》:
指刻苦自勉,奮發向上。
例:《三國志·吳志·呂蒙傳》:“蒙始勤厲,學問開益。”
(譯文:呂蒙起初勤奮自勵,學問日益精進。)
“勤勉”側重外在行為的努力(如工作、學習);
“勤厲”更強調内在的自我激勵與精神振奮,含進取意志。
勤勵、奮勉、砥砺、自強不息。
《後漢書·班超傳》:
“超常勤厲,以寬和為政。”
(班超始終勤勉自勵,以寬和施政。)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現代用例):
“勤厲戰士,使無退轉。”
(激勵戰士,使其堅定不移。)
現代語境中,“勤厲”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形容:
參考資料
“勤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ín lì,基本含義為勤奮努力、勤勉刻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與構成
使用場景
古籍例證
異體寫法與擴展
總結來看,“勤厲”既可用于日常語境描述努力精神,也在古籍中承載文化内涵,體現中華傳統對勤奮品德的重視。
敗死爆發性包茅輩偶本姓避宅纏回怵心辭訓雕荒雕盤绮食都江堰敦長紛至沓來鬼蛾歸隱害事還政豪民後肢胡話翬散護身咒犍度攪撒集蓼經世金花帖子刻骨相思老掉牙撩火加油燐亂柳桊亂政馬蟻草磨揉那樣黏附歐軋批允愆義巧發奇中請畫清頭仁義君子汝南晨鷄森峙上變山陰客韶部頭聲納十二獸樹聲外祖母萬笏位甯韋弱下材枭捷消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