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麦秀两歧的意思、麦秀两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麦秀两歧的解释

亦作“ 麦秀两岐 ”。1.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艺文类聚》卷十九引《东观汉记》:“ 张湛 为 渔阳 太守,开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 张君 为政,乐不可欺。”《宋史·五行志二下》:“ 乾兴 元年五月, 南剑州 麦一本五穗, 绵州 麦秀两歧。”

(2). 唐 教坊曲名。 唐 崔令钦 《教坊记》曲名:“《麦秀两岐》。”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五:“《文酒清话》云:‘ 唐 封舜臣 性轻佻, 德宗 时使 湖南道 。经 金州 ,守张乐燕之,执盃索《麦秀两岐》曲,乐工不能。’”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麦秀两歧”(也作“麦秀两岐”)是一个汉语成语,同时也是一个古代词牌名,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指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属于罕见的丰收之兆。古代农业社会中,这种现象被视为祥瑞,常用来称颂地方官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例如《后汉书·张堪传》记载,百姓曾以“麦秀两歧”歌颂渔阳太守张湛的治理成果。

  2. 引申意义
    除象征丰收外,该词也暗含对政治清明的赞美,如“吏治昌明”“乐不可支”等表述均体现这一层含义。

二、文学与音乐背景

  1. 词牌名与曲名
    唐代教坊曲中有《麦秀两歧》的曲目,后发展为词牌名,定格为双调六十四字,代表作品包括五代和凝的《麦秀两岐·凉簟铺斑竹》及明代俞彦的同名词作。

  2. 文学作品中的引用
    宋代《太平广记》记载了前蜀时期与该词相关的戏剧故事,清代陈维崧等人也创作过相关词作,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学内涵。

三、用法与注意

若需了解具体词作或历史典故,可参考《东观汉记》《教坊记》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麦秀两歧

麦秀两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三个字组成。该词所代表的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或态度矛盾、不一致。

拆分部首和笔画

麦 (mài) - 由"禾"和"鬼"两个部首组成,总计7个笔画。

秀 (xiù) - 由"禾"和"羽"两个部首组成,总计7个笔画。

两 (liǎng) - 由"八"部首组成,总计7个笔画。

歧 (qí) - 由"止"和"山"两个部首组成,总计8个笔画。

来源

《麦秀两歧》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具体出自哪个典故或文献没有确切的记载。它很可能是民间创造的词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矛盾或态度不一致的现象。

繁体

麥秀兩歧 (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麦、秀、两、歧的字形与现代写法有些许不同,但整体的字义和发音保持一致。

例句

他一方面支持环保运动,另一方面却每天开着污染严重的老旧车辆,真是麦秀两歧。

组词

麦田、秀发、两个、歧视。

近义词

矛盾、自相矛盾、不一致、两面派。

反义词

一致、统一、协调。

别人正在浏览...

矮子搬唇弄舌别宥罼圭不近人情传为佳话电复鼎养涤濯二辅耳视目听负糇阜盛釜中游鱼害民汗竹黑翳贺迁合韵介寿结托寖久禁直饥疫羸惙连娉列如陇道虑忆马厂蛮陬门衢灭口捏构抛亸彯缨伾文遣策侵暴清直囚絷桑朴蛇角身当矢石神郁气悴瘦臞首饰睡梦束累熟思岁光踏沉船汀濙通夜瓦龙人违利赴名文运綫符械斗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