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矜持顾盼。《文选·鲍照<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 李善 注:“矜庄相顾也。”
“矜顾”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需结合来源和用法具体分析:
一、古文原义 在《文选·鲍照〈舞鹤赋〉》中,“飒沓矜顾,迁延迟暮”描述鹤的姿态,李善注“矜庄相顾也”,指鹤舞动时庄重而环顾四周的神态,属于中性或略带褒义的描述,强调仪态端庄、顾盼生姿。
二、现代引申义 查字典等现代词典将其定义为贬义成语,读作“jīn gù”,表示“自以为是地看待自己,自负自满”。其中“矜”指自负,“顾”指看待,组合后形容人高傲自大、轻视他人。例如:“他总是一副矜顾的模样,不愿听取他人意见。”
三、字义分解
四、使用建议 需根据语境判断词义。古典文学中多取原义,现代口语或书面语中则倾向贬义用法。若描述人物性格缺点,可用“矜顾”;若形容仪态,建议用“矜持顾盼”避免歧义。
《矜顾》是一个汉语词语,多用于书面语。它的意思是自重而自负,对别人的眼光不予重视,表现出一种高傲的态度。
《矜顾》是由石部和目部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石部作为左边的部首,表示该字与"石"相关;目部作为右边的部首,表示该字与"目"相关。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矜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庄子·外篇·知北游》。繁体字为「矜顧」。
在古时候,「矜」的上方是「目」,下方是「土」,整体上看,给人一种独特的印象。而「顾」部分,则由上方的「目」和下方的「古」组成。整个字形呈现出古朴而雅致的风貌。
1. 他总是一副矜顾的样子,显得自命不凡。
2. 她对自己的成就非常矜顾,几乎不与他人交流。
1. 矜持:指态度谦虚、保持适度的自持。
2. 顾盼:形容目光扫视、寻找。
3. 惊讶:表示惊奇、吃惊。
自负、自高自大、骄傲、傲慢
谦虚、谦逊、谦和、低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