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丝简编的意思、青丝简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丝简编的解释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丝简编是古代文献载体的特殊形制,包含两个核心概念:"青丝"指青色丝线,"简编"指编连成册的竹简。该词最早见于《墨子·明鬼》"书之竹帛,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其中竹简的编连材料在周代已出现用丝绳的记载。

从形制特征分析:

  1. 材质构成:青丝为染色蚕丝线,简为修治后的竹片或木牍,编指串联工序。这种装帧方式盛行于战国至汉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可见早期多用皮绳,丝编属更考究的形制。
  2. 文化象征:青色在五行中属东方之色,丝线材质暗含"不绝如缕"的文化传承意象。汉代刘向《别录》称"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丝绳",说明不同颜色的丝绳具有等级区分。
  3. 文献实证:出土实物佐证了这种装帧方式,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使用褐色丝绳编连,马王堆汉墓帛书附有朱丝栏,印证古代"青丝简编"并非文学虚指,而是实际存在的文献保存技术。

该词在文学语境中常喻指典籍或文化传承,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青简裁书"的表述,即是对这种古籍装帧形式的诗意化运用。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用青丝串编的竹简,泛指书籍",这一解释综合了文献学与文字学的双重考据结论。

网络扩展解释

“青丝简编”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指用青丝(青色丝绳)编连而成的竹简书籍,后泛指古代重要的典籍或史册。

二、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楚王冢》的记载:“齐建元中,盗发楚王塚,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说明其与古代墓葬出土文献相关。唐代李德裕诗中“青编尽以汲冢来”的“青编”即为其简称。

三、构成分析

四、相关词语

该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献载体的物质特征,具有历史考证价值。如需更深入溯源,可参考《类说》《襄阳耆旧传》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矮子里拔将军按酒八分书北拳匕爨不可乡迩猜嫌残丑巉绝成坏纯化出入法出洋相蹙凌水代谢豆酒断覆鹅雏酒风宿水飡符别符牒赴约革讳鼓溜溜海丞黄棘活受检雠嚼杂教泽九妃昆圃利率旒旌马缨明举木化九隆内造人儿齧坏泥冈子跑凌缾锡皮张人极计生日旗冗浊煽摇蜃楼海市射杀蛇鼠失魂天族罔惑五粱禾五圻鲜衣纤隐宪治消售洗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