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射杀的意思、射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射杀的解释

用箭射死。 宋 苏轼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诗:“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餘一箇。” 郭沫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不久 楚悼王 一死(纪6*元前三八一年), 楚国 的反动公族们便把 吴起 射杀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射杀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射杀"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行为指向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由两个语素共同构成:

  1. "射"指通过弓弩、枪械等发射装置投射物体的动作,《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该字本义为"用推力或弹力送出"。在军事语境中可特指热兵器发射,如《军语》定义的"射击"动作。
  2. "杀"作为结果补语,表示致使生命体终止生命活动的结果状态,《汉语大词典》解释为"致死;弄死"。二字组合形成"通过发射行为导致生命体死亡"的完整语义链。

在法律文本中,该词具有特定使用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章,涉及人类生命的射杀行为需严格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情形。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令禁止使用枪支射杀保护动物。

词义演变方面,《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射之,中楯瓦"等早期文献显示,"射"最初专指冷兵器攻击,随着火器应用拓展至热兵器范畴。现代语用中需注意词义色彩,新闻报道应参照《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45条,避免在非必要场景使用具有暴力倾向的表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115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 2011:8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卷四第692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Z]. 2020修正版第二十章.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Z]. 2023修订版.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1476. 新华社总编室. 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修订版)[Z]. 2021:32.

网络扩展解释

“射杀”是一个动词,指用枪、箭等武器使目标失去生命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定义
    指通过射击(如弓箭、枪支等)致人死亡或动物死亡。例如《三国演义》中“鲍隆曾射杀双虎”,苏轼诗中“射杀雪毛狐”。

  2. 词源与扩展
    早期多用于描述冷兵器时代的狩猎或战斗(如弓箭),现代也包含热兵器(如枪支)的使用场景。


二、历史与文学用例

  1. 古代文献

    • 《三国演义》提到猎户用飞叉和弓箭射杀老虎。
    • 宋代苏轼诗句中描述射杀狐狸的狩猎场景。
  2. 近现代用法
    郭沫若在描述历史事件时,用“射杀”指代楚国贵族杀害吴起的行为。


三、现代应用与法律意义

  1. 法律语境
    现代法律明确禁止非法射杀,例如射杀保育类动物属违法行为,持枪射杀他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2. 社会争议
    涉及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时,射杀行为需通过法律严格界定责任。


四、相关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法律条文,可参考《国语辞典》或司法案例。

别人正在浏览...

不逮惨蹙沧沧长駈称体裁衣赤口烧城吃拳慈和瘁瘖撮合迭变遁形术额定转速繁字鹳雀楼圭窬合宫河鲜郊天赦疾恶如讐诫述精汰静躁僦度倨牙客阶恳央雷谤靓丽凉清蹓鸟鲁酒卖青麦秀两歧米粒冥瞽谬想撵山沤田拍案迁神人市丧胆销魂三浴三衅蜃綍识断时流守黑守心书报费束币天朝田亩制度晚晌畏爱微臣未时诬构芜颣五指嚣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