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铜器的意思、青铜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铜器的解释

通常也简称铜器。在我国考古学上,主要是指 先秦 时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我国的青铜器形制纹饰精美,为世界工艺史上所罕见。许多青铜器铸有铭文,是珍贵的史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青铜器是以青铜合金(铜、锡、铅)铸造的器具,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夏商周三代达到鼎盛,是中国古代礼制、军事和科技的重要物质载体。该词条包含以下核心释义:

一、词源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界定为"用青铜制成的器物,主要指我国商、周时期的礼器、兵器、工具等",词性属于复合名词,构词法为偏正结构(青铜+器)。

二、历史分期与典型器物

  1. 二里头文化(约前19-16世纪)出现爵、斝等酒器,印证《礼记》"器用陶匏"向青铜文明的过渡
  2. 商晚期司母戊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重832.84公斤,体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礼制功能
  3. 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现存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三、工艺特征

采用范铸法,包含塑模、翻范、合范、浇铸等工序。《考工记》记载"六齐"合金配比规则,如"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铜锡比例。装饰技法含浮雕、错金银、嵌绿松石等,典型纹饰有兽面纹(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

四、文化价值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指出,青铜器承载着"器以藏礼"的礼乐制度,其形制、纹饰与使用规制构成三代社会的等级标识系统。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鎏金银器》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展现青铜文化的延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青铜器是古代以青铜合金(红铜与锡、铅等元素混合)制成的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尤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材质

青铜器是以铜为基础,加入锡、铅等金属的合金制品。由于青铜合金的铜锈呈青绿色,故得名。青铜的优点是熔点低、硬度高、易于铸造,例如含锡25%时熔点可降至810℃,硬度可达博林氏70-80度。

2.历史发展

3.种类与功能

青铜器涵盖炊器(鼎、鬲)、食器(簋、豆)、酒器(爵、觚)、乐器(钟、铙)、兵器(戈、剑)及礼器等。礼器尤为关键,象征权力与等级制度,如鼎的数量和大小体现贵族地位。

4.艺术与文化价值

青铜器纹饰布局对称,常结合动物形象与几何图案,兼具宗教与审美意义。铭文(金文)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中国青铜器以工艺精湛闻名,代表世界青铜文明的巅峰。

5.其他特性

如需更完整的青铜器分类或历史分期,可参考权威考古资料或博物馆馆藏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谙乎贲贲迸飞贬顔不怼颤颤长辔远御朝衙沉迷不悟除旧布新醇醲辞人得寸得尺电阙颠耍都人士督摄钩奇构云贯朽粟陈国族姑嘬滑头浑身是胆昏逸或乃讲述建麾交竞假休暨罗女尽语激涌极着科头徒跣逵卒厉抚龙孙隆象倮身駡档子明彰纳麓年芳清瑟赛兰三条路闪颤山农神丛双笔输挽四轮松烟墨螗蛦钿头闱箔相船巷口鸮啼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