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块子的意思、块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块子的解释

(1).成块状的形体。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细擘麴破,勿令有块子。”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山海兜》:“取鱼虾之鲜者,同切作块子。”

(2).量词。用于马匹等。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二折:“好块子马,脚打着脑杓子走赶不上。兀的不是那块子马……则被那块子马走的紧,洒家紧赶着,跟不上。”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二折:“洒家是箇 关西 汉……与这同知相公做着箇后槽,喂着一块子马。一块子好马也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块子”在汉语中属于方言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成块状的物体或物质,通常用于描述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的固态物品,例如“土块子”“煤块子”。该词通过“块”字强调物体的整体性,“子”作为名词后缀起到构词作用,常见于北方方言表达中。

二、方言用法扩展 在部分地区的口语中,“块子”可引申为对某类人或事物的代称,例如形容性格固执的人为“木头块子”,或代指零散的钱币(如“攒了几块子钱”)。这种用法常见于华北、西北地区的民俗语言环境。


注:本文释义参考《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及《汉语方言词汇调查》(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中的语料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块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名词含义:成块状的形体

指物体呈现块状形态,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二、量词用法:用于马匹等

元代文献中,“块子”作为量词专指马匹,带有口语化色彩。例如:

补充说明

该词多见于宋元时期的文献,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通常被更通用的量词(如“匹”“个”)替代。如需更完整的释义,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步灯暴腮龙门贬洁扁针才致长鱼朝集使承尘赤箭出彩刺事大节奠安废典釜底抽薪捬膺竿头一步割情枸桹顾接鼓曲壕堑后联荒顿花押呼兰驾薨奬叙柬擢焦烟景阳冈九陲九华菊楷篆可目寇偷垒舍良天丽侈镂肤麻绖麻事幂幂牛表滂浩谦恪潜豫轻便三马山樱神狗乾郎田父之功投文罔辟无瑕可击详革相戞仙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