孅介的意思、孅介的详细解释
孅介的解释
细微。《汉书·王吉传》:“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於以上闻,非饗国之福也。”《汉书·楚孝王刘嚣传》:“ 楚王嚣 素行孝顺仁慈,之国以来二十餘年,孅介之过未尝闻,朕甚嘉之。”
词语分解
- 孅的解释 孅 ā 古同“纤”,细小。 孅 ā ㄑㄧㄢˉ 巧佞:孅人(佞人)。孅趋(过分谦恭,逢迎谄媚)。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 介的解释 介 è 在两者中间: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介入。 这样,这么: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
专业解析
"孅介"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
字义解析
- 孅 (xiān): 本义指细小、细微。《说文解字》释为“锐细也”,强调其精细、微小的特质。引申可指巧妙、纤弱。
- 介: 本义指疆界、间隔。引申可指处于两者之间、微小(如“一介”)、独特、耿直等义。
- 合义: “孅介”结合两字,核心含义指极其细微、细小,常用来形容事物极其微小或指代细微的事情、细节。有时也隐含独特、与众不同或耿介、有操守的意味(此义相对少见)。
-
古籍用例与释义
- 核心义:细微、细小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绝殊离俗,妖冶闲都,靓庄刻饰,便嬛绰约,柔桡嫚嫚,妩媚孅弱。” 颜师古注引郭璞曰:“孅弱,谓孅细要弱也。” 此处“孅弱”即指体态纤细柔弱,可见“孅”之“细微”义。
-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每览前代外戚宾客,假借威权,轻薄謥詷,至有浊乱奉公,为人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辄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鸷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护。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上太后奏曰:“... 案检孅介,不得旋踵...”。此处“孅介”即指极其细微的过错或事情。太后要求严格执法,即使是极其微小的过失(孅介)也要立即处理(不得旋踵)。
- 引申义:独特、耿介(较少用)
- 此义更侧重“介”字的“独特”、“耿直”义。如形容人性格孤高、有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此用法在古代文献中远不如“细微”义常见和明确。
“孅介”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极其细微、细小,常特指细微的事情、细节或微小的过失。其语义重点在于强调事物的微小程度。虽然“介”字本身有独特、耿直的含义,但在“孅介”一词中,此义项并不突出,主要用例均指向“细微”义。该词属于古雅词汇,现代汉语中基本不再使用。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可参考其在线版或权威纸质版)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可参考其在线版或权威纸质版)
-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十上《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下》及颜师古注。
-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释“孅”。
网络扩展解释
“孅介”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汉书》等古籍中。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其含义可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指细微、细小的事物或过错,常用于形容不易察觉的细节或小问题。例如《汉书·王吉传》中提到“恩爱行义孅介有不具者”,即强调连细微的品德缺失也需重视。
-
古籍用例
- 《汉书·楚孝王刘嚣传》:“孅介之过未尝闻”,意为楚王没有细微的过失被上报。
- 该词在古籍中多用于描述人物品行严谨、注重细节,或强调统治者对微小过错的关注。
-
辨析
需注意与“狷介”(juàn jiè,指正直清高)区分,二者字形、读音均不同。部分资料可能因字形相似产生混淆。
建议:若需深入研究该词,可查阅《汉书》原文及权威注释版本,或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以获取更精准的训诂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保儿包罗万有饱学被褡子编剗畅快超龄诚素持念重温旧业虫豸除旧布新疵下存纳丹碧耽溺點逗二尊風旱風暈贲军腐局浮柱诰毖国产合并后院起火花名册镮饼化衣绘饰灰炭家反宅乱脚碓极睇精莹夸谈蓝缕撩罟林烝柳桮闷闷不乐末产昵道平安信轻头曲破少弟书谒私乘司傅寺观死胔骕骦跳歌通信卫星同义语棁杖虓士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