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置的意思、顿置的详细解释
顿置的解释
(1).犹拐角。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且为生述自 东察院 至 扶风桥 路径,顿置曲折,无纤毫误。”
(2).犹趸批。顿,用同“ 躉 ”。 清 冯桂芬 《用钱不废银议》:“盖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
词语分解
- 顿的解释 顿 (頓) ù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
- 置的解释 置 ì 放,摆,搁: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评。置疑。置辩。推心置腹。置若罔闻。置之度外。 设立,设备:装置。设置。 购买:添置。置办。置备。置买。 放搁 笔画数:; 部首:罒; 笔顺
网络扩展解释
“顿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ùn zhì,具体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拐角
指道路或布局的转折处,常见于描述路径的曲折。例如清代吴骞《扶风传信录》中提及:“顿置曲折,无纤毫误”。
-
趸批(“顿”通“趸”)
指整批交易或大规模买卖。清代冯桂芬在讨论贸易时提到:“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说明“顿置”用于区分整批与零散交易。
二、补充信息
- 结构:字形由左右结构的“顿”与上下结构的“置”组成。
- 现代使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多见于古籍或特定语境。
如需更多例证或详细引文,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置(dùn zhì)是指突然停滞或停止,也可以指短暂的暂停或中断。下面是有关顿置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顿置这个词共有7个笔画,部首是辶(chuò)和心(xīn)。
来源:顿置这个词的来源不确切,但有可能与人们在行走或进行某项活动时的停顿行为有关。
繁体字:顿置的繁体字为頓置。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顿置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现代汉字简化后的写法是顿置。
例句:他的话音突然顿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组词:顿时、置换、放置。
近义词:暂停、停止、中断。
反义词:继续、持续、连续。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