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淑的意思、不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淑的解释

(1).不善;不良。《诗·鄘风·君子偕老》:“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郑玄 笺:“子乃服饰如是,而为不善之行。” 茅盾 《色盲》四:“她怕自己找的那一个也还是不淑。”

(2).吊问之词。犹言不幸。《逸周书·度邑》:“王乃升 汾 之阜以望 商 邑,永叹 曰 :‘呜呼不淑!’”《礼记·杂记上》:“寡君使某,如何不淑。” 陈澔 集说:“如何不淑,慰问之辞,言何为而罹此凶祸也。”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望斯人之不淑兮,慨吾道之将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淑”是古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 品德不善

    《汉语大词典》指出,“不淑”原指“不善、不良”,常用于评价个人德行缺失。例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即以“不淑”批评品德不端者。《礼记·杂记》中“寡君使某,如何不淑”的记载,亦延续此用法。

  2. 境遇不幸

    王国维在《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中考证,“不淑”在两周金文与典籍中多作哀悼之辞,表示对遭逢厄运的悲悯。如《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叹“旦不淑”,即表达对周公旦处境艰难的痛惜。

  3. 礼仪用语

    据《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分析,该词在特定语境下转化为礼制术语。如《仪礼·士相见礼》载“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郑玄注:“辞不淑,谦也”,此处“不淑”已演变为社交场合中的自谦表述。

现代汉语中,“不淑”主要作为文言遗存出现于学术研究领域。张永言在《训诂学简论》中强调,解读此类词汇须结合具体历史语境,避免单一化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不淑”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其含义随语境不同而变化:

  1. 基本含义:不善、不良(多指品行)

    • 常用来形容女子不守贞节或道德缺失,带有谴责意味。例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子之不淑,云如之何”,郑玄注解为“服饰华美却行为不善”。
    • 现代文学中也有引申用法,如茅盾《色盲》中“她怕自己找的那一个也还是不淑”,指担心对方品行不佳。
  2. 特殊语境:吊唁慰问之词

    • 在《礼记》等古籍中,“不淑”表示“不幸”,常用于哀悼场合。例如《礼记·杂记上》记载的慰问语“如何不淑”,即对遭遇灾祸者的同情表达。
    • 部分学者认为该词在《诗经》时代可能与“死亡”相关,如《诗经·王风·中谷有蓷》中“遇人之不淑”,可理解为“所遇之人早逝”的哀叹。

延伸成语:
“遇人不淑”出自《诗经》,现指女子嫁了品行不良的丈夫,成为固定表达。


注意:该词属于古汉语用法,现代口语中已罕见,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成语引用。不同文献对具体含义存在解读差异,需结合上下文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薄馔奔袭边甲辨眼並頭蓮不羡不占之书财禄长烟成案陈列品从伯东南欧笃固饿殍满道反马饭资吠雪福州市箇般勾子滚被渮泽昏第建漆祭蜡金釭京仓进越给事中快便夔鼓枯渠棱晶梁鸿灵蛇珠流谦门节民田瓯雪破鬭抢手货邛僰惸惸器用齐制屈卢入灭三方五氏折锉生禽坦步探囊天才论龆齓条师贴钱货托塔天王吓呼晓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