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祭蜡的意思、祭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祭蜡的解释

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 神农 、 后稷 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祭礼。《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郑玄 注引《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伊耆氏 始为蜡。岁十二月而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祭蜡是中国古代传统祭祀文化中的重要仪式,专指岁末举行的“蜡(zhà)祭”。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蜡祭是周代年终合祭百神的礼仪,旨在酬谢农事相关的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蜡”字释为“年终之祭名”,该仪式具有明确的时序特征,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举办。

从祭祀对象来看,蜡祭涵盖八类神灵,统称“八蜡”。据汉代郑玄注《周礼·春官》所述,包含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神、田官、邮表畷神(田界守护者)、猫虎(捕食田鼠害虫的动物)、坊(堤防)与水庸(沟渠)等,体现古代农耕社会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宋代《文献通考》记载,蜡祭在宋代仍被列入国家祀典,但仪式规模有所精简。

此仪式蕴含三重文化内涵:其一,作为农业文明的活态遗存,反映先民“报本反始”的哲学观;其二,通过祭祀猫虎等生物神灵,展现生态平衡理念;其三,《礼记·月令》注疏指出,蜡祭后的“息老物”仪式,暗含让万物休养生息的自然规律认知。清代学者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强调,这种“仁及禽兽”的祭祀逻辑,实为儒家仁政思想的具象化表达。

现代民俗学研究认为,祭蜡可视为古代冬季节庆的源头之一,其“劳农以休息之”的核心功能,与后世腊八节、冬至节存在文化传承关系。据河南大学吕友仁教授在《礼记研究》中的考证,蜡祭的消亡与秦汉时期历法改革密切相关,但其“敬天法祖”的精神内核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祭祀文化。

网络扩展解释

“祭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其核心含义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祭蜡是古代每年十二月由天子或诸侯主持的祭祀活动,主要目的是颂扬神农、后稷等百神的功绩,感恩其对农业和民生的贡献。

  2. 时间与对象

    • 时间固定在农历十二月,与岁末农事结束相关。
    • 祭祀对象包括神农氏(农业始祖)、后稷(五谷之神)以及其他与农事相关的自然神灵。
  3. 仪式内容
    根据《周礼·春官·籥章》记载,祭蜡时会吹奏《豳》《颂》等乐章,并击打土鼓,以“息老物”(祈求万物休养生息)。仪式中可能使用蜡质祭品或蜡烛,象征光明与洁净。

  4. 文化意义
    祭蜡体现了古代“报祀”传统,即通过祭祀回馈神灵的护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元代王祯诗句“祈年及祭蜡,齐敬格上下”也反映了这一活动在农耕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注:需注意“蜡”在此指代祭祀仪式,而非单纯的蜡质材料(蜂蜡、石蜡等)。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恨编制必经之路宾宾播音员涔涔嚵獠辞简义赅辞巧理拙叨唠倒载德选斗牛宫斗嬉多金返虚入浑霏解改葬盖钟膏夏构山钩膺关白关情过羡何必黑状红泉环尹狡幸京察景钟积俗趷蹬课语讹言空竭连迭遴员骊虬笼饼摞台墓祭婆罗浮屠乾尸奇才异能情行跂跂啓臆桡楫蕤蕤三脆面闪耀褷褷诗宗授予四川大学宿雾天法笤箒惕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