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仓的意思、京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仓的解释

(1).大粮仓。《文选·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 薛综 注:“京,大也。”

(2). 清 朝在 北京 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 朝阳门 内,海运、北新二仓在 东直门 内,太平、万安二仓在 朝阳门 外,本裕、丰益二仓在 德胜门 外,储济、裕丰二仓在 东便门 外。见《清会典·仓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京仓”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泛指大型粮仓

    • 源自古代文献,如《文选·张衡<东京赋>》中"发京仓,散禁财",薛综注"京,大也",指代规模宏大的国家粮仓。
  2. 清代官方粮仓体系

    • 特指清朝在北京设立的官方粮仓群,据《清会典》记载,最初设有13座粮仓,后扩展为包含户部、内务府管辖的"京师十五仓",并配套通州仓形成完整储粮体系。

二、清代京仓构成

仓群位置 具体仓名
朝阳门内 禄米仓、南新仓、旧太仓、富新仓、兴平仓
东直门内 海运仓、北新仓
朝阳门外 太平仓、万安仓
德胜门外 本裕仓、丰益仓
东便门外 储济仓、裕丰仓
特殊管辖 户部内仓、内务府恩丰仓(合称"京师十五仓")

三、功能与地位

  1. 战略储备:存储漕运粮食,供应皇室、百官俸禄及八旗兵饷。
  2. 政治象征:被称为"京师之命",直接关系京城稳定。
  3. 建筑遗产:部分粮仓(如南新仓)现存遗址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文学引用

张衡《东京赋》"发京仓,散禁财"的记载,印证了该词早在汉代已用于描述国家粮仓。

注:不同文献对仓廪数量记载略有差异,主要因统计时段不同所致。建议通过《清会典》《中国仓储史》等专著获取更完整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京仓》的意思和拆分部首、笔画

《京仓》是一个词语,在汉语中拥有特定的意思。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京”和“仓”。

“京”是一个汉字,它的拆分部首是“亠”,总共有3个笔画。它的意思是“首都”、“城市”的意思。

而“仓”也是一个汉字,它的拆分部首是“人”,总共有4个笔画。它的意思是“仓库”、“库房”。

《京仓》的来源和繁体形式

《京仓》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社会。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京城是一个主要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所以“京”代表了首都或者城市。而“仓”则代表了粮食和物资的储存和管理。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语通常被写作「京倉」。

《京仓》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京」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上方有一个完整的额外横画,形似「亠」。而「仓」的形状也略有差异,字的上方没有横画。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字形的发展,现代汉字的写法已经逐渐改变,形成了目前通用的形态。

《京仓》的例句

1. 他被派往京城,在京仓工作。

2. 这座城市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是一座真正的京仓。

《京仓》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京城、仓库、城市

近义词:京畿、京都、仓城

反义词:乡村、农田、乡镇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