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器用的意思、器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器用的解释

(1) [utensils]∶指器皿用具

器用什物

(2) [weapon and farm implements]∶兵器与农具

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国语》

(3) [ability]∶才具;才干

有胆略器用

(4) [talent]∶比喻人才

国家之器用也。——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详细解释

(1).器皿用具。《书·旅獒》:“无有远邇,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尉缭子·原官》:“程工人,备器用,匠工之功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司徒 郑贞公 ,每在方镇公厅,陈设器用,无不精备。” 许地山 《无忧花》:“她所受的教育使她要求都市底物质生活,喜欢外国器用。”

(2).兵器与农具。《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 韦昭 注:“器,兵甲也;用,耒耜之属也。”

(3).专指武器或农具。《尉缭子·制谈》:“便吾器用,养吾武勇,发之如鸟击,如赴千仞之谿。”此指武器。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器用不便,则农夫罢於壄而草莱不辟。”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即更取器用,剷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此指农具。

(4).比喻人才。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5).才具,才干。《三国志·吴志·蒋钦传》“ 盛 ( 徐盛 )常畏 钦 因事害己,而 钦 每称其善”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盛 忠而勤彊,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6).重用;使用。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 宠 ( 陈宠 )奉事先帝,深见委任。若以岁月言之,宜蒙受功劳之报;以才量言之,应受器用之赏,不可以机微之故,以伤辅政之德。”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国家劝学育材,必求为我器用,辅我风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器用"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维度,既承载物质器具的实用价值,又蕴含器物制作的文化智慧。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主要包含以下内涵:

一、物质器具范畴 指代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的工具与器具系统。《说文解字》释"器"为"皿也",段玉裁注曰"器谓凡器可用者",强调其功能性本质。具体包括:

  1. 生产工具:如《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指涉的手工业工具
  2. 生活用具:涵盖炊具、食器、量具等日常用品,《周易·系辞》"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即此义

二、工艺制作范畴 指代制作器物的技艺标准与质量要求。《考工记》记载"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强调器物制作需遵循材料特性和形制规范。具体体现为:

  1. 材质选择:如《天工开物》载明"陶埏篇"对制陶原料的甄选标准
  2. 形制规范:青铜器铸造中"范铸法"体现的模数化生产体系

三、哲学延伸义 在道家思想中衍生出"大器免成"(《老子》四十一章)的哲学命题,喻指最高境界的器物超越具体形态,体现中国哲学"技进乎道"的思维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器用”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器皿用具
    指日常使用的器具或工具,如《国语》中提到的“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此处“器用”即代指生活或劳动所需的各类用具。

  2. 兵器与农具
    在历史文献中常特指武器和农业工具。例如《国语·周语上》中“利其器用”的“器”指兵器,“用”指农具。

  3. 才干或能力
    形容人的才能,如“有胆略器用”指具备胆识和才干。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中“国家之器用”也比喻人才的重要性。

  4. 重用或使用
    作动词时表示对人才或物品的任用,如《尉缭子·原官》提到的“备器用”即强调对工具的合理配置。

  5. 日语借义
    在日语中,“器用(きよう)”引申为灵巧、机敏,但此义项较少用于中文语境。

该词核心含义围绕“工具”和“才能”展开,既指具体器物,也用于抽象比喻。需注意不同文献中的具体指向,如《国语》侧重工具,《圣主得贤臣颂》则偏向人才。

别人正在浏览...

叆叇吡咯不拔湌泄茶余饭饱赤石春茧除治丹凤诏刀子嘴豆腐心大衣打醉眼子点漆璧冻刺刺都军扼隘格碍根壮叶茂构隙过番汗漉漉贺表覈叙魂识脚迹角争戛敔诘朝机床静一济俗咎祥靠背孔雀女枯雪料高邻邻轮竿盲人蔓引株连明甫明秀麋麑纽约[市]辟讳魄消魂散麒麟画情孽起起七叶裙网入泮盛介手教双针邃竹堂唱屯长小夜班西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