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 宋 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清 郑燮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词:“正青蒲水面,红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哦,一湾的碎玉!无限的青蒲!”
(2).指天子内庭。《汉书·史丹传》:“ 丹 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 丹 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比虽辐凑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注:“青蒲,天子内庭也,以青色规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时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将皇亲廝毁谤,将大将廝亏图。我和你直叩青蒲,拣着那爱处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沉 素呐呐,青蒲独对,慑於天威,但连称兴作非时,恐累圣德而已。”
“青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即香蒲的嫩茎或青翠的蒲草,属于多年生水生植物,常见于池沼中。其茎叶可食用,也可用于编织蒲席、蒲扇等生活用品。
文学引用:如唐代王维《鸬鹚堰》中的“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以及苏轼诗句“脯青苔,炙青蒲”。此意常见于古代诗词,描绘自然景象或田园生活。
源自《汉书·史丹传》,史丹因得皇帝信任,可伏于“青蒲”上觐见。汉代以青色规画内庭地面,故称“青蒲”,后成为帝王居所的代称。
文献例证:如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日伏青蒲,罕能切直”,杜甫《壮游》“斯时伏青蒲,廷诤守御牀”。此用法多与谏言、君臣互动相关。
如需更详细例证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全唐诗》等文献来源。
青蒲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青(qīng)是颜色词,表示绿色或青色;蒲(pú)指的是一种植物,类似于芦苇。青蒲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绿色的芦苇。
青字的部首是青字头,由大部,小部,和豆部组成,总共有8个笔画。蒲字的部首是艸(草字头),由艹部组成,总共有13个笔画。
《青蒲》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中。白居易在诗中写道:“青蒲和以下渡,白便与之舟。”这个诗句中使用了青蒲来指代芦苇,形象地描绘了江边悠闲的景象。
繁体字“青蒲”保留了简体字的写法,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青蒲这个词的写法和现在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1. 池塘里的青蒲摇曳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我喜欢在青蒲边散步,感受大自然的美。
青芦蒲、青蒲席、蒲苇、蒲团、蒲藻
芦苇、芦花、苇草
红蒲、干草、黄草
阿飞鳌署本职彩轿漕浴宠劳抽薪止沸唇齿之邦第二声东牀坦腹焚灭共默公私分明观台贯械孤文断句毫分横强喝雉虎不拉虎入羊群靖志进一步捐宾客亢强朗弹累碁冷曹临楮漏略满子冥求泯没目标拇骈宁止平署品品七宝晴快青牛妪求浆得酒求三拜四曲躬辱台入谢三殿身子骨失恃淑贞输嘴随侍探流跳井条褥外痈望言惟谨无着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