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殿的意思、三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殿的解释

(1).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 。《玉海·宫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 、 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 ,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华殿 、 文渊阁 、 东阁 诸大学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罢 中和殿 大学士,改为 体仁阁 ,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

(3). 宋 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 宋 钱愐 《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还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殿”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根据历史时期和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唐代宫殿建筑(核心含义):

    • 指麟德殿: 这是“三殿”最著名和最具代表性的含义。位于唐代长安大明宫内,是一座规模宏大、结构独特的宫殿建筑群。
    • 结构特点: 由前、中、后三座大殿连接而成,故俗称“三殿”。这种“三殿相连”的设计在唐代宫殿建筑中非常罕见,是举行盛大宴会、接见外国使臣、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 功能: 是唐朝皇帝举行大型活动、彰显国威的核心宫殿之一。来源:杨鸿勋《中国古代建筑史话》,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
  2. 明清科举制度(引申含义):

    • 指殿试后的环节: 在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中,“三殿”并非指具体建筑,而是指殿试之后,皇帝对新科进士进行分等授职的三个关键环节。
    • 具体内容: 通常指:
      • 传胪: 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
      • 释褐: 新科进士脱去平民布衣,换穿官服。
      • 赐宴: 皇帝赐宴新科进士(如琼林宴)。
    • 象征意义: 代表士子通过最高级别考试后,进入仕途、获得功名的荣耀历程。来源: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王凯旋《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明代卷》。
  3. 道教场所(特定语境):

    • 指供奉三清的道观主殿: 在道教宫观中,主殿常称为“三清殿”或简称“三殿”,用于供奉道教最高神祇“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 建筑地位: 是道教宫观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殿堂。来源:卿希泰《中国道教史》。

“三殿”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唐代大明宫中由前、中、后三殿相连构成的麟德殿。在明清科举语境下,它引申指代殿试后决定新科进士命运的关键仪式环节(传胪、释褐、赐宴)。在道教领域,它则特指供奉三清尊神的主殿(三清殿)。理解该词需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语境。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三殿”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朝代背景来分析:

一、唐代含义

  1. 麟德殿
    指唐大明宫内的麟德殿,因建筑结构特殊(一殿三面)而得名。此殿是唐代举行宴会、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杜甫诗句“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即指此处。

二、皇宫三大殿的泛称

  1. 宫殿代称
    泛指皇宫中的核心建筑群,如明清紫禁城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清代文献提到“三殿三阁”制度时,即与此相关。

三、宋代特殊用法

  1. 皇室成员合称
    • 有太皇太后时: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者。
    • 无太皇太后时:则指皇帝、太后、皇后三者,如宋程大昌《演繁露》记载,天子行幸时“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案例或建筑细节,可参考《玉海》《演繁露》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安燕八纪褊量惩罚吃糠咽菜出头悰緖打凤牢龙呆气打闷葫芦俄刻泛泛之交凡花伐棠飞隼冯谖市义公映归士恒产黄钟调拮掬金旛集束泃沫橘中戏离痕濛鸿面然南词猊坐胮胀破玩意儿蒱卢七步气冲志定气密轻恌趋赴曲蘖仍就人文瑞鹧鸪散音上场深更半夜伸请事途思深忧远倘如田饩亡虑望誉卫戍我执武科物外司马香草醛仙卉小毫下锹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