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宝的意思、七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宝的解释

(1).佛教语。七种珍宝。佛经中说法不一,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为七宝;《大阿弥陀经》以黄金、白银、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砗磲为七宝;《恒水经》以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为七宝。

(2).佛教语。七种王者之宝。《轮王七宝经》:“其王出时有七宝现。何等为七?所谓轮宝、象宝、马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摩尼宝、女宝。如是七宝随王出现。” 唐 寒山 《诗》之二六一:“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号 金轮 圣神皇帝 ,置七宝於廷:曰金轮宝、曰白象宝、曰女宝、曰马宝、曰珠宝、曰主兵臣宝、曰主藏臣宝,率大朝会则陈之。”

(3).泛指多种宝物。《西京杂记》卷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璵之乐’。” 唐 李峤 《床》诗:“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宝粧。”《宋史·舆服志一》:“ 东都 旧制,輦饰以玉,裙网用七宝,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西京杂记》卷二:“ 武帝 为七宝牀。”《隋书·高祖纪下》:“己卯,突厥遣使献七宝盌。”《隋唐演义》第八二回:“ 玄宗 命设七宝文几於御座之旁。”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箕踞曾瞻七宝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异杰出的人物。 唐 黄滔 《南海韦尚书》:“伏惟尚书,象外三山,人间七宝,体天地方圆之製,法阴阳昇伏之机。”

(6).指七种特殊的功用。《小五义》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宝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决胜负,二防贼盗,三诛刺客,四避神邪,谓之四絶;切金、断玉、吹毛髮,谓之三益……这‘四絶’‘三益’,俗呼谓之‘七宝’。”

(7).称以各种佐料合成之物。参见“ 七宝茶 ”、“ 七宝五味粥 ”、“ 七宝羹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宝”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含义有所差异,但核心源于佛教经典,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解释:


一、佛教中的七种珍宝

佛教经典对“七宝”的组成存在多种说法,不同经书、朝代或地域的版本略有差异:

  1. 《法华经》版本: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
  2. 《无量寿经》版本: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
  3. 藏传佛教版本:玉髓、蜜蜡、砗磲、珍珠、珊瑚、金、银(称“西方七宝”)。
  4. 其他版本:唐代以黄金、白银、琉璃、颇梨(水晶)、美玉、赤珠、琥珀为七宝;宋代则包含真珠、砗磲等。

共同特征: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等反复出现,象征佛法的庄严与修行者的福德。


二、七宝的精神象征

部分经典强调“七宝”的抽象意义,代表修行者的七种内在品质:


三、其他引申含义

  1. 泛指珍贵之物:如“七宝床”“七宝器”,形容以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
  2. 历史与文学中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七宝”逐渐融入文化,成为祥瑞、富贵的代名词,甚至影响地名(如上海七宝镇)。

“七宝”的核心是佛教概念,既指具体珍宝,也蕴含修行者的精神追求。若需了解特定经典或文化背景中的定义,可进一步查阅《法华经》《无量寿经》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宝的意思

七宝是指由七种宝石或彩色珐琅制成的装饰品或工艺品。这七种宝石是金石、青金石、珊瑚、琉璃、珍珠、绿松石和红玛瑙。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宝的部首是王(玉的古代形式),总笔画数为8个。

来源

七宝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是用来形容佛教寺院中的彩色珐琅宝石造像或器物。后来,七宝被广泛用来指代由七种宝石或彩色珐琅制成的工艺品。

繁体

七寶(繁体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时,七宝的字形与现代略有差异,但意思相同。

例句

她佩戴着镶嵌有七宝的项链,显得格外美丽。

组词

七宝珠、七宝镯、七宝盒、七宝塔、七宝佛像、七宝插花

近义词

七彩宝石、七彩琉璃

反义词

普通工艺品、非宝石装饰品

别人正在浏览...

阿妹白房子邦桢辩护人步态蹒跚不要擦子穿衣镜杵头的应敦穆房地产业方扇放绁分岭佛幡负进高榜告化儿恒矢后遗症祸世家慈脚镣鹪枝稽览金帛进伐僸佅几曾匡饰兰那烂若劳扰怜悼两阶隶变觅举迷逆排糠障风肨袄婆饼扑索索起床气量情凄意切亲故三素云神剑深入人心使属四项基本原则叹嘻颓年妥尾徒有其名外差尾款危峦无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