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屺岵的意思、屺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屺岵的解释

《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诗·序》谓为行役者思念父母之作。后因以“屺岵”代指父母。 唐 颜惟贞 《萧思亮墓志》:“未及庭闈之养,遂缠屺岵之悲。” 元 揭傒斯 《陟亭记》:“朝暉夕景,长云广雾,明灭变化不可殫纪,宜乎孝子慈孙于此兴屺岵之悲而无穷也。”《花月痕》第五回:“天寒岁暮,游子乡关之感,风人屺岵之思,麕至沓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屺岵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意蕴的复合词,源于《诗经》,专指代父母。其含义需从构字本源与经典文献结合理解:

一、字义解析

  1. 岵(hù)

    指有草木的山。《说文解字·山部》释:“岵,山有草木也。” 字形从“山”从“古”,“古”表声兼表久远之意,引申为植被丰茂、象征生命延续的山体,古典文献中常喻指父亲。

  2. 屺(qǐ)

    指无草木的山。《毛诗故训传》明确:“山无草木曰屺。” 字形从“山”从“己”,“己”有孤立之意,暗合山体荒芜之象,传统注疏中用以代指母亲。

二、经典出处与意象定型

“屺岵”并称最早见于《诗经·魏风·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诗人登山遥望父母,借草木有无的山形差异隐喻父母特质:

三、文化意涵的延伸

后世文学中,“屺岵”凝结为思亲之情的代称。如明代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以“屺岵之悲”抒丧亲之痛,其内涵已超越字面山形,深化为儒家孝道的情感载体。


参考资料:

  1. 《说文解字》释“岵”,中华书局影印本. 来源
  2. 《毛诗正义》(郑玄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来源
  3. 《诗经·魏风·陟岵》解读,国学网. 来源
  4. 王夫之《姜斋文集》,岳麓书社《船山全书》本. 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屺岵”一词出自《诗经·魏风·陟岵》,原指无草木的山(屺)和有草木的山(岵),后引申为对父母的代称。具体解释如下:

  1. 词源与基本含义

    • 屺:原指无草木的山,象征母亲。在《陟岵》中,“陟彼屺兮,瞻望母兮”表达游子登山思念母亲的情景。
    • 岵:原指有草木的山,象征父亲。《诗经》中“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即用岵代指父亲。但有文献(如《尔雅》)记载存在传写差异,部分古籍将“岵”“屺”的草木有无颠倒,需结合《诗经》传统解读。
  2. 引申含义与文学应用

    • 自《诗经》起,“屺岵”逐渐成为父母的总称,用于表达子女对双亲的思念。例如唐代颜惟贞《萧思亮墓志》中“遂缠屺岵之悲”,元代揭傒斯《陟亭记》中“兴屺岵之悲”,均借指丧亲之痛或远行思亲之情。
    • 清代小说《花月痕》第五回也以“风人屺岵之思”表现游子乡愁。
  3. 文化内涵

    • 该词浓缩了中国古代“山岳寄情”的意象,通过自然景观寄托人伦情感,体现了儒家孝道思想在文学中的渗透。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陟岵》全诗内容或相关诗词引用,可参考《诗经》原文及历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安分知足伴舞被幞不友裁中畅行无碍鲿科此辈赐名促调翠实大不恭代数函数发话梵志凤盖風謡负薪之忧格布功过状骨咄禄裹蒸衡从划不来镮钏回席弧菌惑志驾天镜听进率金珀季相剧终开创旷日持久狂吟老监离骚龙腹鲁笨芒刃配墬飘纚悄默青门饯任命荣辉伤怜时方水银灯顺物丝包线唐窑条秩讬地脱涩瓦灯帷门污眼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