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赐名的意思、赐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赐名的解释

君王赠以名号。《魏书·古弼传》:“ 太宗 嘉之,赐名曰 笔 ,取其直而有用,后改为 弼 ,言其辅佐材也。” 宋 王偁 《东都事略·戚纶传》:“ 应天府 民有 曹诚 者,即 同文 旧居广舍百五十楹,聚书千餘卷,以延学者。 真宗 嘉之,赐名曰‘应天书院’云。”《清史稿·方观承传》:“又疏濬 易州 安国河 ,开渠灌田,赐名曰 安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赐名(cì míng)是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由“赐”(给予,特指上对下的赏予)和“名”(名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尊长或地位高者赋予他人名字,带有恩惠、嘉许的意味,常见于古代礼制、文学及历史语境。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授予名字

    指帝王、尊长或权威者为他人正式命名。这种行为不仅是身份的赋予,更体现命名者的权威与对被命名者的认可。

    例:帝王为功臣子女赐名以示荣宠。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卷,第128页。

  2. 特指皇权命名

    在古代礼制中,“赐名”专指皇帝为宗室、臣属或其后代钦定姓名,是皇恩的象征。

    例:《宋史·礼志》载有皇子诞生后由礼部请皇帝赐名的仪轨。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215页。

二、语义延伸

三、使用场景

四、典型例句

“唐玄宗赐名李太白为‘翰林待诏’,以示才学之重。”

来源:《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304页。

“赐名”是兼具行为描述与文化内涵的专有动词,其使用始终关联权力关系与社会礼制,需依据具体语境理解其权威性与仪式性。

网络扩展解释

“赐名”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由上级、尊长或有权者赋予他人名字的行为,常见于古代君王对臣民、长辈对晚辈的命名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赐名指通过权威方(如帝王、尊长)赋予特定名字,通常带有表彰功绩、突显个人特质或纪念事件的意义。这种行为既是命名仪式,也是荣誉象征。

  2. 历史实例

    • 君王为臣民改名:如五代时期朱温被唐僖宗赐名“全忠”(出自《五代史平话》)。
    • 嘉奖功绩命名:北魏古弼因正直被太武帝赐名“笔”,后改为“弼”,寓意辅佐之才(出自《魏书·古弼传》)。
    • 书院命名:宋真宗为表彰曹诚兴学,赐其书院名为“应天书院”。
  3. 引申含义
    赐名不仅是命名行为,更体现等级制度下的权力关系,例如帝王通过赐名强化君臣纽带,或通过改名表达对臣民的期许(如“全忠”隐含忠诚要求)。

  4.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描述,或尊长以传统方式为晚辈命名,但已弱化权力色彩,更侧重文化传承。

  5. 相关词汇
    近义词包括“赐号”“敕名”,均指向权威命名;反义词如“自名”“自称”,强调自主性。

别人正在浏览...

捱磨白霓百冗保管员八阵才良搭罗黨言凋落觝排而何二师耳闻目见发空翻卦反面拱动合闻侯门如海黄芒瘴黄熟香惠司勒货贿公行夥友检括阶坎烬骨救生堤军心军争宽延类从乱尨落帽马六甲蛮触相争妙方民怨内臧泥冈子捧场疋乐乞哀起夺秦皮奇请它比虬钟三革三言沈括石星水碓水室谈功叹怨桐圭土著外补遐顾嚣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