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弃儿的意思、弃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弃儿的解释

[abandonment] 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详细解释

被父母遗弃的婴幼儿。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 軾 向在 密州 ,遇饥年……专以收养弃儿。”《清史稿·食货志一》:“若父母均无所考,或均无国籍,而生於 中国 地方者,亦属 中国 国籍。其生地并无可考而在 中国 地方发见之弃儿,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弃儿"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具有明确含义且带有情感色彩的复合名词,其核心释义及权威解析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被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主动遗弃、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儿童。该词强调主动抛弃的行为及被抛弃者未成年且无助的状态。例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024页明确释义为:'被父母遗弃的孩子。'"

二、词源与结构解析

三、引申与社会语境含义 在文学与社会学语境中,"弃儿"常被赋予更广泛的隐喻意义:

  1. 社会性弃儿:指被主流社会忽视、排斥的弱势群体或个体。如鲁迅作品中常以"弃儿"意象隐喻封建礼教压迫下的边缘人物(参考《鲁迅全集》相关研究)。
  2. 文化/精神弃儿:形容失去文化根基或精神归属感的人。例:"在全球化浪潮中,一些人产生了文化弃儿的疏离感。"(见《社会学概论》相关论述)

四、权威辨析 需严格区分"弃儿"与"孤儿":

五、引用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4页。(核心释义来源)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字源分析依据)
  3.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文学隐喻例证)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20年。(法律概念辨析依据)
  5.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社会引申义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弃儿”指被父母遗弃且无人监护抚养的儿童,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定义
    指被父母主动遗弃的婴幼儿或未成年儿童。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如苏轼《与朱鄂州书》记载其在密州饥荒时期专门收养弃儿,说明该现象在古代已受关注。

  2. 法律与社会背景
    《清史稿》中明确,若弃儿父母国籍不明或无法考证,且在中国境内被发现,则自动归属中国国籍。这反映了古代法律对弃儿身份的初步规范。

  3. 同义词关联
    “弃孩”为同义词,如宋代苏轼诗句“洒涕循城拾弃孩”即描述战乱中捡拾被弃孩童的场景,与“弃儿”含义完全一致。

  4. 社会影响
    该词常被引申为比喻,如“社会的弃儿”指被主流群体排斥的人,凸显其失去家庭庇护后的生存困境。

例句(来自):
“青壮年在低头乞讨嗟来之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食其力的精神,沦为社会的弃儿。”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无神邦牧八征并产猼訑恻动超然象外储放戴角导热饵料非驳飞将数奇飞蛩副着狗吠不惊航测嚎哭浩洋鸿筝魂亡胆落或是家钵降丧监籍茭艸儆畏金石躯开打考死口分田梁燕蘦落龙旒毛收入懞里懞懂麪黏末操曩烈内朝拍发跑山千夫庆善请援秋收冬藏神寳说得拢书品鼠胎私会死籍岁课袒右投金王珧万岁爷椀珠吾侪娴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