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郭的意思、谢郭的详细解释
谢郭的解释
谢灵运 和 郭璞 的并称。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姚係》:“好游名山,希踪 谢 郭 。”
词语分解
- 谢的解释 谢 (謝) è 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谢谢。谢仪。谢忱(谢意)。谢恩。谢意。面谢。致谢。感谢。 认错,道歉:谢过。谢罪。 推辞:谢绝。闭门谢客。 凋落,衰退:谢顶。谢世(去世)。凋谢。新陈代谢。
- 郭的解释 郭 ō 城外围着城的墙:城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物体的外框或外壳。 姓。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谢郭"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主要作为并称使用,特指东晋时期的两位杰出人物:谢安和郭璞。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单字释义与组合基础
- 谢: 在“谢郭”中,“谢”指谢安(320年-385年)。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名士,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官至宰相,主导了淝水之战并取得胜利,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家族显赫,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 郭: 在“谢郭”中,“郭”指郭璞(276年-324年)。郭璞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他博学多才,尤精于古文奇字,是《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的作者,同时也是游仙诗的鼻祖,在文学和学术上均有极高成就。
二、 “谢郭”作为并称的含义
“谢郭”并称,并非指两人有直接的交往或合作关系(郭璞去世时谢安尚年幼),而是后世文人将他们并列,用以高度赞誉或指代在文学、玄谈、才情方面具有极高声望和影响力的人物。其核心含义在于:
- 卓越才学的象征: 谢安以其清谈玄理、从容风雅著称;郭璞以其博学多识、文采斐然闻名。并称“谢郭”即代表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 名士风流的代表: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者,代表了那个时代士族精英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 文坛领袖的喻指: 后世常以“谢郭”来比喻或尊称当代在文学、学术领域享有崇高地位、引领风气的人物。
三、 引申义与用法
- 赞誉之词: 常用于诗文中,作为对他人极高才华与声望的赞美。例如,称某人为“今之谢郭”,即将其比作谢安、郭璞那样的杰出人物。
- 文论术语: 在文学评论中,有时会以“谢郭”指代一种融合了玄思哲理与文学才情的创作风格或文人典范。
四、 用法示例(源自典籍)
- 南朝梁·钟嵘《诗品》在评价诗人时,虽未直接并列“谢郭”,但其品评标准常以类似的高标人物(如曹植、陆机、谢灵运等)为参照,体现了将顶尖文士并称的传统。
- 后世诗文中常有引用,如唐代诗人或更晚的文人在酬唱、墓志铭中,会用“谢郭”来高度称颂对方的才学与名望。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该权威词典收录了“谢郭”词条,明确解释为“晋谢安和郭璞的并称”。
- 《世说新语》及历代注疏 (如刘孝标注):其中对谢安的言行事迹有大量记载,是了解其风范的核心文献;对郭璞的奇才异能亦有提及。这些典籍奠定了两人在后世文化中的地位。
- 《晋书》 (房玄龄等撰):列传部分详细记载了谢安(卷七十九)和郭璞(卷七十二)的生平事迹与成就,是研究二人的基本史料。
- 《诗品》 (钟嵘著):作为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其品第标准和所推崇的诗人风格,反映了六朝时期对类似谢、郭这样的高才名士的推崇。
- 历代诗文别集与总集 (如《文选》、《全唐诗》、《全宋文》等):在这些文集中可以找到后世文人使用“谢郭”并称来赞誉他人的实际用例。
“谢郭”是一个源自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的特定并称,专指谢安与郭璞这两位在政治、文化、学术领域留下深刻印记的东晋名士,主要用以象征极高的才学、名望和文士风范,并在后世文学语言中作为赞誉之词沿用。
网络扩展解释
“谢郭”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根据具体使用场景区分:
-
人物并称(主流解释)
指谢灵运(南朝山水诗人)与郭璞(东晋文学家、游仙诗代表)的合称。该用法常见于文学评论,如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提到姚係“好游名山,希踪谢郭”,意为效仿二人寄情山水的风范。
-
成语解释(较少见)
提到“谢郭”为成语,表示感激他人恩情,其中“谢”指感谢,“郭”指东汉谋士郭嘉。但此说法未见于其他权威典籍或词典,可能为个别文献的引申解读。
建议参考:
- 文学领域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人物并称);
- 若涉及成语用法,需结合具体文献上下文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报覆倍百摈压蔽占不苟舱口称谢弛慢稠呼呼传情雌雌从祖姑摧枯折腐待尽淡晴董理恩休耳后风生恶恶棼棼丰雅浮慕妇孺宫市规责海王汉浦火硝郊陬激奬禁台金张馆狙狡婪尾春兰薰陵署立员马伏蛮僮巧捷万端起面青囊书阒如仁里容贷乳钟山扉饍宰私制送抱推襟损秽缩恧探骊珠头年屯长望姓绾握诬谰闲的笑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