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平坦广阔的草原。 晋 陆机 《赴洛道中作》诗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轡遵平莽。”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东北石纍纍蹲伏平莽中,曰 石浪 ,为 黄初平 叱石处。” 明 夏完淳 《王仲宣怀德》诗:“放舟 涇 渭 间,平莽见孤城。”
关于“平莽”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平莽”由“平”(平坦)和“莽”(广阔无垠的草丛)组合而成,指平坦且长满野草的广阔原野。其核心含义可概括为:
二、使用场景与例句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古典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需注意其与“莽原”(偏重植被茂盛)、“平畴”(多指农田)等近似词的细微差异。
平莽是一个汉语词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
平莽的第一个字是“平”,部首是“白”,总计5个笔画。
平莽的第二个字是“莽”,部首是“艹”,总计8个笔画。
平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平”字表示平坦、平等等意思;而“莽”字则表示荒凉、茂盛等意思。
在繁体字中,平莽的写法没有明显变化,仍然保持为“平莽”。
在古代,平莽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
1. 这片土地平莽无垠,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2. 在平莽的大漠中,很难找到人烟。
平原、平坦、平等、莽撞、莽荒
广阔、开阔、荒无人烟、荒凉、庞大
崇山峻岭、崎岖、狭小、繁华、繁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