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伽陀的意思、伽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伽陀的解释

(1).亦作“ 伽他 ”。梵语译音。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伽陀为十二部经之一,亦译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参阅《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言无重颂,句备伽陀。” 吴兆宜 注引《祖珽事苑》:“梵言伽陀,此言讽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旧曰偈,梵文略也。或曰偈陀,梵音讹也。今从正音,宜云伽陀。伽陀者, 唐 言颂,颂三十二言。”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三“伽他”:“此方当颂,或云摄言,诸圣人所作,莫问重颂字之多少。四句为颂者,皆名伽他。” 宋 黄庭坚 《题万松亭》:“二十年前, 涪翁 为篆其榜。今闻增葺,殊胜往时,远託 清禪师 易其榜,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间石上。” 元 耶律楚材 《再用韵赠抟霄》诗:“伽陀诵罢炉薰冷,一鉢疏羹当晓餐。” 清 龚自珍 《最录七佛偈》:“三藏十二部,各有体裁,伽陀祇夜皆不单行。此伽陀也,前后无附丽牵连之文,不得单行。”

(2).梵语阿伽陀Agada的译音略语。良药;解毒剂。 唐 李华 《润州鹤林寺故经山大师碑铭序》:“胜大敌者,那罗延身;销大毒者,伽陀妙药。”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之一九四:“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伽陀”是佛教术语,梵语为Gāthā(或Agada),主要有两重含义:

  1. 佛经中的偈颂
    指佛经中的赞颂文体,属十二部经之一,通常以固定字数的韵文表达教义。其特点为独立成颂,不依赖前文重复(故称“孤起颂”或“不重颂”)。例如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伽陀是“颂三十二言”,南朝徐陵的碑文中也以伽陀概括佛经的讽诵形式。

  2. 解毒良药
    源自梵语Agada 的略称,指解毒剂或泛指良药。如唐代寒山诗云:“飢餐一粒伽陀药,心地调和倚石头”,此处以“伽陀药”比喻佛法对心灵的疗愈作用。


补充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伽陀的意思

伽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谈话或者叙述人物之事。它可以作动词或者名词使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伽陀的部首是人,拆分后的笔画数是9。

来源和繁体

伽陀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另外,它也可以在佛经中看到。在繁体字中,伽陀的写法为「伽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康熙字典》中,伽陀的写法为「伽陀」。

例句

1. 他非常喜欢伽陀,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各种话题。

2. 这本小说是作者对伽陀的精彩叙述。

3. 他以流利的伽陀技巧赢得了听众的掌声。

组词

组词:伽陀技巧、伽陀谈话、伽陀叙述、伽陀故事。

近义词

近义词:谈论、叙述、描写、述说。

反义词

反义词:保密、缄默、不谈、闭口。

别人正在浏览...

百衲衣包匦便习波扇嘈杂侧室长俊超凡脱俗乘法表称重春盘春声箪瓢屡空丢帽落鞋第一人东陵斗升肠二六时贰职遏私佛号麸皮功赏供飨光阐鬼謡谷玉怀瑾握瑜桦烟火耘计略机敏精神恍惚金粟纸急手鸡纤绩阳康熙字典枯枝利动闹闹和和内怛蓬弧漂母进饭弃笔赇货髯鼎升遐史宬桃花脸陶远添革踢飞脚通学生褪套儿违失夏簟遐絶乡谈小极小男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