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符禳的意思、符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符禳的解释

谓以符咒禳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伏狐》:“太史某,为狐所魅,病瘠。符禳既穷,乃乞假归,冀可逃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符禳"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宗教与民俗传统的复合词,主要指通过书写、使用符箓(符)来举行禳解灾祸、驱邪避凶的仪式或法术(禳)。它融合了道教方术与民间信仰的实践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符 (fú)

    • 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通常以竹木或金属制成,刻有文字或图案,剖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伪(如"兵符"、"虎符")。
    • 引申义:在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符"演变为一种书写于纸、绢、木等载体上的神秘图形或文字(符箓),被认为蕴含神力,可沟通鬼神、召神遣将、驱邪治病、护佑平安。其结构常由星象、云篆、神像、秘文等组合而成。
    • 来源参考:许慎《说文解字》释"符"为"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后道教赋予其宗教含义。
  2. 禳 (ráng)

    • 本义:古代祭祀名,特指为消除灾祸(如疾病、瘟疫、灾异)而举行的祈祷仪式。《周礼·天官·女祝》载:"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
    • 核心含义:通过特定的仪式、法术或祭献,向神灵祈求解除灾殃、驱除邪祟。
    • 来源参考:《周礼》详细记载了"禳"作为官方祭祀礼仪的职能;《左传》中亦有"禳灾"、"禳病"的记载。

二、合成词"符禳"的含义

三、文化背景与影响

"符禳"之术盛行于汉魏以降,是道教斋醮科仪和民间巫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人面对自然与社会的未知力量时,试图通过超自然手段寻求庇护的心理需求。其仪式与符号系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艺术(如年画、符咒艺术)乃至东亚汉字文化圈(如日本阴阳道、韩国符咒)均有深远影响。

四、现代认知

在现代汉语中,"符禳"属于古语词或专业术语,常见于研究道教、民俗学、宗教史的学术著作中,日常生活中已较少使用,但其衍生概念如"护身符"、"画符"、"禳解"等仍存在于口语和民俗实践里。

网络扩展解释

“符禳”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fú ráng,其核心含义为通过符咒进行禳解(即驱邪、消灾的仪式)。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2. 应用背景


3. 文化关联


补充说明

需注意,符禳属于传统文化中的信仰实践,现代多作为民俗或文学元素出现,其实际效果缺乏科学依据。若需深入研究,建议查阅《中国道教史》《聊斋志异》等权威文献,或咨询民俗学领域专家。

别人正在浏览...

报数便做陛见兵微将寡逋秽参直谗嫉痴云騃雨酬复初等小学除恶务尽丛密蹴圆到口顿毂敦任度脱独运匠心扶危持颠刚朴锅伙好兵红莲圜围降真香徼求极辨洁朗旌竿齑黍矶头俊丽开展业务蓝衫劳动权垒七修斋类书利爱论绎般乐贫産劈拍裒次肉称三色堇圣讳沈翔事序刷丝数东瓜,道茄子疏服说化寺臣竦惧太平无象停课香罗销金锅销殄系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