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犬兔俱毙的意思、犬兔俱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犬兔俱毙的解释

《战国策·齐策三》:“ 齐 欲伐 魏 , 淳于髠 谓 齐王 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勌之苦而擅其功。’”后因以“犬兔俱毙”喻双方同归于尽。《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废帝 怒曰:‘ 德钧 父子握彊兵,求大镇,苟能败 契丹 而破 太原 ,虽代予亦可。若翫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犬兔俱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争斗双方因过度消耗而同归于尽,最终让第三方获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释义与出处

  1. 基本含义
    字面指狗和兔子都死亡,比喻敌对双方在激烈争斗中耗尽力量,最终两败俱伤。
    拼音:quǎn tù jù bì;近义词: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2. 典故来源
    出自《战国策·齐策三》:战国时,齐国大臣淳于髡用“韩子卢(疾犬)追逐东郭逡(狡兔),两者绕山追逐至死”的寓言,劝谏齐宣王放弃攻打魏国,避免齐、魏相争而让秦、楚坐收渔利。


二、典故详解

  1. 故事背景

    • 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海内最敏捷的兔子。两者相遇后展开生死追逐,绕山三圈、腾跃五次,最终双双力竭而亡。
    • 农夫路过,轻松捡走犬兔,未费力气便得利。
  2. 现实映射
    淳于髡以此警示齐王:若齐、魏长期交战,双方国力耗竭,强敌秦国和楚国将如农夫般趁机得利。


三、寓意与启示

  1. 核心寓意

    • 避免无谓争斗:过度对抗会导致双方受损,甚至为他人创造机会。
    • 权衡得失:决策前需考虑长远利益,而非一时胜负。
  2. 现实应用
    例如商业竞争中,两家企业若陷入恶性价格战,可能导致利润骤降、双双破产,被其他企业取代。


四、用法与结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原文,可参考《战国策·齐策三》或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犬兔俱毙》的意思

《犬兔俱毙》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狗和兔子一起被杀。它通常用来形容两个互相相斗的对手同时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犬(犭)和兔(⺍)。犬部意味着与犬有关,兔部意味着与兔有关。它的总笔画数是16画。

来源

《犬兔俱毙》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阳传》中。传说中的王阳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儒家学者,他在一次比赛中失败后,辞去官职并隐居山林,因为对自己的失败感到非常羞愧和内疚。据说,王阳在一次狩猎中遇到了一只兔子,他试图用箭射杀兔子,但兔子的飞奔速度让他无法命中目标。就在他苦苦追逐兔子时,一只狗突然冲了出来,撞倒了王阳。王阳愤怒地将箭射向狗和兔子,结果两者都中箭而亡。这个故事成为后来形成这个成语的源头。

繁体

繁体字的《犬兔俱毙》是「犬兔俱斃」。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犬的部首是犭,兔的部首是⺍。犭可以表示与肉有关的意思,⺍表示动物的意思。

例句

1. 他们两个是工作竞争对手,但最后竟然犬兔俱毙了。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争斗的双方往往最终会犬兔俱毙。

组词

犬兔俱毙没有常见的组词。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反义词:和谐共处、互惠互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