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文笔刚健。 宋 吴可 《藏海诗话》:“ 欧公 云:古诗时为一对,则体格峭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此等句语雄奇峭健,宜必有超軼絶尘之句以终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元 康里巙 书学 祈公 者也,然 元 人笔力稍峭健於 宋 ,其能书诸家亦多於 宋 。”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虞山妖乱志撰人》:“是书笔法峭健,颇似 龙门 。”
“峭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文笔或艺术风格的刚劲有力、挺拔有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或不同语境下的差异,可参考文学评论类文献。
峭健(qiào jiàn)是一个富有力量和坚强意义的词语,可以形容山峰或人的姿态。峭表示山峰陡峭高耸,健表示健壮有力。这个词具有强烈的积极向上的意味。
峭健共由两个汉字组成,峭的部首是山,健的部首是人。峭字的总笔画数是9,健字的总笔画数是7。
峭健是中国古代汉字,其来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最早见于《魏书·程灭吴传》:“峭壮颐指(指耀武扬威的气势)。”在繁体字中,峭健的写法没有太大变化。
根据《康熙字典》,古代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峭:山(50) 十(4) 口(3)
健:人(9) 小(3)
1. 江山峭壮,不禁令人心生敬畏之情。
2. 他的身姿峭健,步伐稳健有力。
3. 这座山峰峭峻高耸,挑战登顶的人们。
峭岸、峭壁、峭拔、峭绝、峭立、健将、健步、健康、健壮
峻峭、险峻、高大、坚强、强健
平缓、柔弱、虚弱、低矮、无力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