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dle;arrange] 安排;料理
措置得当
(1).安放;搁置。《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惶怖战慄,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礼记·中庸》“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唐 孔颖达 疏:“言学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废,必待能之乃已也。” 沉从文 《三三》:“那病人却同女人在一块儿来了,来时送了一些用瓶子装的糖,还送了些别的东西,使得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脚。”
(2).处置;安排。《后汉书·何进传》:“诸常侍小黄门皆诣 进 谢罪,惟所措置。”《新唐书·萧俛传赞》:“又 朱克融 等客 长安 ,饿且死,不得一官,而 俛 未有以措置。” 宋 曾巩 《申明保甲巡警盗贼》:“如有贼发,则措置无所不尽。”《水浒传》第一一八回:“不妨!既有路径,不怕他筑断了,我自有措置。” 茅盾 《子夜》五:“他微笑地站着,镇静地等候 吴荪甫 的最后措置。”
(3).筹措;筹集。《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不教儿子去 张员外 宅里去,閒了经纪;如今在家中,日逐盘费如何措置?”《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亲眷们阻当他多不肯听,措置了些盘缠,别了家眷,冒冒失失,竟自赴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主人现在凡百需费,囊无一文,正愁无处措置。”
“措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uò zhì,主要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安置;处理
指对事物进行安排或处置,如“措置得当”“措置失当”。在古籍中常见,如《后汉书》记载:“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惟所措置”(即任其处置)。
筹措;筹集
多用于经济或资源调配场景,例如《京本通俗小说》中提到的“盘费如何措置”。
安放、搁置
如沈从文《三三》中描述:“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脚”,体现物品或情感的安放。
决策与安排
强调对复杂事务的处理能力,如《子夜》中“镇静地等候吴荪甫的最后措置”,指周密安排。
历史文献中的引申
宋代曾巩提到“措置无所不尽”,突显全面筹划的含义。
如需更详细古籍用例或近义词辨析,可参考《后汉书》《新唐书》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