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羽的意思、干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羽的解释

(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 ,艺优干羽。”

(2).指文德教化。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羽"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两种重要舞具,其含义与文化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释:

一、基本释义

"干"指盾牌(干戚),"羽"指雉尾或鸟羽制成的舞具。二者合称代表古代用于礼仪场合的两种舞器:

二、文化内涵与典籍出处

其核心意义源于《尚书·大禹谟》记载的舜帝典故:

"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意指舜以文德感化三苗,停止武力征伐,命人执干羽起舞,七十日后苗民归顺。此典故奠定了"干羽"作为文德教化象征的经典意象(据中华书局点校本《尚书正义》)。

三、词义演变与引申

  1. 代指文德教化

    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干羽既格,复叛而勤远略,则中国疲。" 以"干羽"喻怀柔政策(参考《辞源》释义)。

  2. 指代礼仪乐舞

    《礼记·乐记》载"干戚羽旄谓之乐",郑玄注:"干,盾也;戚,斧也...羽,翟羽;旄,旄牛尾也。" 说明其作为礼乐仪制的组成部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礼记集解》)。

四、学术考辨

学者考证指出:

结论:"干羽"从具体舞具升华为德治精神的符号,其词义承载了中国古代"偃武修文"的治理智慧,成为中华礼乐文明的关键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干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古代舞具

“干”指盾牌(武舞用具),“羽”指雉尾(文舞用具),合称代表不同礼仪场合的舞蹈道具:

二、引申义:文德教化

通过礼仪舞蹈象征以德治国,后演化为强调文化教化而非武力征服的政治理念。如宋代张孝祥《六州歌头》中“干羽方怀远”即指用文德安抚边疆。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汉典》等古籍及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邴魏昌披缠裹锄禾翠羽盖大踏步德润东欧督察警遏塞防送卒吠尨高压官卑职小贵职和而不同河流黄化黄夷昏然剪灯新话江星胶序家衍人给衿服净得井邑田锦质九头鸟开阶立极扣壶长吟宽慢胯子厘毫鳞宗介族理性认识芦莩麪板面毛闹魔捻抹配兵奇祸清一轻嘴衢衖曲律山家时变是守疏淡琐劣踏牀玩器万宇文刺卧倒吴沃尧狭缝乡吏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