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茜裙的意思、茜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茜裙的解释

(1).绛红色的裙子。 唐 李群玉 《黄陵庙》诗:“ 黄陵庙 前莎草春, 黄陵 女儿茜裙新。”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这些时神思不快,妆镜懒抬,腰肢瘦损,茜裙宽褪,好烦恼人也呵!” 清 董俞 《山花子》词:“脉脉柔情怯晓风,茜裙双带綰芙蓉。”

(2).指女子。 南唐 李中 《溪边吟》:“茜裙二八採莲去,笑衝微雨上兰舟。” 宋 姜夔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词:“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茜裙”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绛红色的裙子
    “茜”指茜草,其根部可提取红色染料,因此“茜裙”特指用这种染料染成的绛红色裙子。例如:

    • 唐代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女儿茜裙新”
    • 清代董俞《山花子》词:“茜裙双带綰芙蓉”
  2. 借指女子
    “茜裙”因与女性服饰相关,在诗词中常代指穿红裙的女子,如:

    • 南唐李中《溪边吟》:“茜裙二八采莲去”
    • 宋代姜夔《小重山令》:“香远茜裙归”

二、文学引申

建议结合具体诗文语境理解其象征意义,更多例证可参考古典诗词集或《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茜裙》是什么意思

《茜裙》是指一种颜色为茜红色的裙子。茜红色是一种红色中略带紫色调的颜色,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气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茜裙》的部首是茜(艹)和裘(衣),茜的部首是艹,裘的部首是衤。茜的笔画数为4,裘的笔画数为12。

来源和繁体

《茜裙》一词源于古代汉族女性常用的纺纱工具“茜纱”。茜纱是一种由茜草染制而成的丝线,具有浓烈的红色。后来,“茜纱”一词逐渐衍化为表示茜红色的颜色词。《茜裙》作为一个词组的引申意义即为颜色为茜红色的裙子。

在繁体字中,《茜裙》的写法为《茜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茜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上仍可辨认。裘在古代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延续至今。

例句

她穿着一袭茜裙,显得格外婉约动人。

组词

茜纱、茜色、茜草、茜帽、茜素、裙子、裙摆、时尚

近义词

茜红、深红、绯红、赤红、朱红

反义词

蔚蓝、浅绿、淡黄、素白、素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