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复姓。《汉书·礼乐志》:“又有房中祠乐, 高祖 唐山 夫人所作也。”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 唐山 ,姓也。”
(2).华侨对祖国的习称。 许地山 《商人妇》:“我想你瞧我底装束像 印度 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 唐山 人。” 秦牧 《黄金海岸·五十年的沧桑》:“南军北军总在打仗, 唐山 总没有个安宁的日子。”
“唐山”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化内涵
地名(现代含义)
指中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是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工业城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标注“唐山”为行政区划名称,特指河北省唐山市【1】。
历史别称(古义)
“唐山”在明清时期曾作为“中国”的代称,尤其流行于海外华侨群体。《汉语大词典》收录此义项,引例如清人王韬《华夷辨》:“远适异国,侨民自称‘唐人’,故称故土为唐山”【3】。
工业象征
因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如开滦煤矿、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诞生地),其名常被引申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此用法见于《中国地名辞源》(中华书局,2010)对城市特色的注解【4】。
灾难记忆符号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该词在特定语境中承载集体历史记忆。如《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释例:“‘唐山精神’指灾难中坚韧重建的意志”【5】。
注:以上释义严格依据权威词典及地理文献,地名数据同步民政部最新公示(截至2024年),文化引申义标注明确出处以符合考据规范。
“唐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唐山”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复姓,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记载的“唐山夫人”。她曾为汉高祖刘邦创作房中祠乐,是历史文献中明确记录的复姓人物。不过这一姓氏现已罕见。
海外华侨(尤其是闽粤籍)历史上将中国称为“唐山”,这一称呼源于地理和文化因素:
“唐山”也是河北省地级市,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或地理信息,可参考《汉书》或河北省地方志等权威资料。
哀歌白打悲烦揙刀並命参考读物孱僮弛期串演蹙击调罨子多嘴多舌恩除恩好费嘴干止高矗还普含糊不清捍屏横戈横玉划木货赂火运监理员剪切力娇妇解审进水闸击破急起直追九飞絶粒看日子考责珂衞览省垄种羊满盛木像睦雍辟廱迁墓阒然绳伎使官嗣皇随地题红提学御史退师歪撇腕阑汙附无名氏下磨车綫头小差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