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闇騃的意思、闇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闇騃的解释

愚昧痴呆。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者,谓之闇騃徒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闇騃”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复合词,由“闇”与“騃”二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汉语或特定文献语境中,形容人的智力状态或行为表现。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闇 (àn)

    • 本义:昏暗不明,引申为愚昧、糊涂、不明事理。《说文解字》释“闇”为“闭门也”,段玉裁注引申为“蒙蔽,无知”㊀。
    • 例:《荀子·天论》云:“上闇而政险”,指君主昏昧则政治险恶。
  2. 騃 (ái/sì)

    • 本义:痴愚、迟钝。《说文解字》释“騃”为“马行仡仡也”,后专指人愚笨㊁。
    • 例:《汉书·息夫躬传》有“外直狂痴,内实騃愚”,形容外表狂放而内里愚钝。

二、复合词“闇騃”释义

核心含义:形容人极度愚笨、心智蒙昧,缺乏基本认知与判断力。

用法特点:


三、文献例证与权威参考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收录“騃”字释义:“痴愚;迟钝”,并引《广韵·骇韵》:“騃,痴也”㊄。

    来源: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80682-816-5。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闇”为“昏昧;愚昧”,例举《吕氏春秋·勿躬》:“人主以好暴示能,以好唱自奋,则臣下闇”㊅。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对“騃”的注解:“引申为凡痴愚之称”,强调其由马行迟缓义转为形容人愚钝㊆。

    来源:中华书局影印本,2013年。

  4.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

    分析“騃”与“痴”“愚”的语义差异,指出“騃”侧重反应迟钝、行动呆滞㊇。

    来源: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ISBN 7-5320-4221-8。


四、同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含义 程度差异
闇騃 心智蒙昧+行动呆滞 程度最重
愚钝 智力低下,反应慢 中性描述
痴傻 神志不清,行为异常 含病理意味
昏聩 年老糊涂,判断力丧失 多指掌权者

五、现代使用建议

当代书面语中,“闇騃”已被“愚笨”“痴呆”“智障”等词取代。若需使用古语词,建议在学术研究、古籍注解或文学创作中谨慎引用,并辅以语境说明,避免歧义。


参考文献标注

㊀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013.

㊁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2013.

㊂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㊃ 梁章钜. 《称谓录》. 中华书局, 1996.

㊄ 《汉语大字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0.

㊅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㊆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013.

㊇ 黄金贵. 《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网络扩展解释

“闇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愚昧痴呆,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智不明、反应迟钝。该词由“闇”(昏暗不明)和“騃”(痴傻)两个语素复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昏暗迟钝的心智状态”。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抱朴子·汉过》:“谓之闇騃徒苦”,指那些看似勤勉却愚钝无成效之人。此用法体现了古代对认知能力不足者的批判性描述。

3. 读音争议

4. 现代使用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在研究古典文献或特定方言中可能涉及。

注意事项:由于搜索结果中部分资料权威性较低(如、2),若需严谨学术引用,建议核查《汉语大词典》《抱朴子》原典或专业训诂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北山摩崖造像崩号避国獊囊惨境朝籍持生出分子畜聚疵贱淡忘大少爷底死洞监斗魁恩施風聲婦人隔阳刿心刳肺黑非黑司命合口呼花铃黄色货运交换价值嘉运洁悫诳天漏洞旄端幕天席地纳宠南蛮鴃舌叵信葡萄灰青廓侵近如痴如醉沙溆深宅大院十字路口守正耍把戏斯模大样俗中人特别提款权天气图頽化穨毁突撞罔沕帏闼瞎搞狭劣香厨小花脸啸会效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