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送的意思、逮送的详细解释
逮送的解释
逮捕押送。 清 戴名世 《画网巾先生传》:“事颇闻於外,而 光泽 守将 吴镇 使人掩捕之,逮送 邵武 守将 池凤阳 。”
词语分解
- 逮的解释 逮 à 到,及:力有未逮。 捉拿:逮捕。逮系。 捕抓捉放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送的解释 送 ò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 赠给:送礼。赠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欢送。送别。送亲。 丢掉:断送。 收迎取接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逮送"在现代汉语中并非一个广泛使用的独立词汇,它是由两个单字“逮”和“送”组合而成的。其含义需要从这两个字的独立释义及其组合逻辑来理解:
-
“逮”的含义:
- 本义:及;达到。例如:“力有未逮”(力量达不到)。
- 常用义:捉拿;逮捕。这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思,指司法机关依法捉拿犯罪嫌疑人。例如:“警察将小偷逮住了。”
- 其他义项:趁着;及至(多见于古语或书面语)。例如:“逮其未毕济而击之”(趁他们还没渡完河就攻击他们)。
-
“送”的含义:
- 本义:运送;传递。例如:“送货”、“送信”。
- 引申义:
- 赠送:例如:“送礼”。
- 送行;陪伴离去的人到目的地:例如:“送客”、“送孩子上学”。
- 了结;断送(常用于负面):例如:“送命”、“送终”。
-
“逮送”的合成含义:
将“逮”和“送”的意思结合起来,“逮送”最直接、最可能的含义是指:
逮捕并押送(到某处)。
- 这个动作通常涉及两个步骤:首先是“逮”(捉拿、控制),然后是“送”(押解、移送)。例如,警察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后,需要将其移送(送)至看守所或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
- 它强调的是从抓捕地点到指定接收地点(如警局、监狱、法庭)的完整移交过程。
“逮送”是一个组合词,其核心含义是逮捕并押送。它描述的是将依法或依规捉拿的人员,移交给相应机构或送达指定地点的行为过程。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如“逮捕”、“押送”、“移送”等词常用,但在特定语境(如描述执法过程、历史或法律文书)中可能出现,其含义是清晰且符合字义逻辑的。
引用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该权威词典对“逮”和“送”的释义是理解“逮送”含义的基础。
- “逮”:dài ① 捉拿:~捕。 ② <书> 到;及:力有未~。
- “送”:sòng ① 把东西运去或拿去给人:~报|~信|~货上门。 ② 赠送:奉~|~礼。 ③ 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客|把客人~到大门外。 ④ 丢掉;断送:~命|~终。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这部大型辞书提供了更丰富的字义解释和历史用例,进一步佐证了“逮”的逮捕义和“送”的押送、送达义。虽然该词典可能未直接收录“逮送”词条,但其对单字的详尽解释是理解合成词的关键依据。
-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为综合性辞典,《辞海》对“逮”和“送”的释义同样具有权威性,特别是对“逮”在法律语境下的用法(逮捕)有明确界定。
网络扩展解释
“逮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ǎi sòng,其基本含义为逮捕并押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逮:此处读作dǎi,指口语中的“捕捉”,如“逮老鼠”。
- 送:指“押送、传送”。
- 合起来表示将人逮捕后押送至特定地点,常见于法律或历史文献中。
2.结构与用法
- 结构:两字均为半包围结构。
- 语境:多用于描述官方对犯人的强制行为,如清代戴名世《画网巾先生传》中记载:“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
3.引证与历史用例
- 清代文献中明确使用该词,例如:“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表明其历史应用场景。
4.字义扩展
- 逮:在书面语中读dài 时,可表示“达到”(如“力所不逮”)或“逮捕”(如“逮捕归案”)。
- 送:另有“赠送”“传递”等含义,但此处特指押送。
5.权威来源
- 汉典(极高权威性)及多部词典均收录此词,定义一致。
“逮送”是描述逮捕并押送行为的正式用语,兼具口语与历史文献色彩。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画网巾先生传》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抱衅闭合思过播扬澄波抽剥出战担雪塞井大鼜诋谮东都佛家高几贡道句当广席海河洪声黄穣穣浑金璞玉艰苦卓絶脚忙手乱交直寄拜静静精专襟怀坦白机微局跧开黑店克昌浪蕊浮花料兵邻接临讯论策駡市内美唸唸呢呢溺溲暖皮女陴叛涣配兵喷吐瓢儿菜轻宝气俗染练忍辱负重山栖沙三身伴事修窣云腾蹀玩儿枉口拔舌毋几陷机